武汉新增28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来看看你都去过哪些?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认定名单,武汉28家科普基地榜上有名,占湖北入选科普基地总数的八成以上。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是科普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分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三农”类、企业类、自然资源类以及其他类等六大类。
中国科协网站信息显示,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此次共有800家单位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效期至2025年。

长江文明馆“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展区。通讯员 徐志刚 供图
湖北入选的34家单位逾八成在武汉,涉及自然科学、产业发展、自然保护等多方面,包括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等博物馆;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等高技术企业生产基地;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具体如下:


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武汉入选单位名单。
此外,湖北还有6家单位入选:湖北(黄石)地质博物馆、黄石市科学技术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工程展览馆、松涛景区生态展馆)、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神农架国家公园、襄阳市科技馆。
近年来,湖北持续着力打造科普基地,提升科普基地品质。目前,全省共有已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超过300家,覆盖全省17市州。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出品 整合:符樱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
【编辑:姚昊】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是科普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分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三农”类、企业类、自然资源类以及其他类等六大类。
中国科协网站信息显示,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此次共有800家单位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效期至2025年。

长江文明馆“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展区。通讯员 徐志刚 供图
湖北入选的34家单位逾八成在武汉,涉及自然科学、产业发展、自然保护等多方面,包括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等博物馆;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等高技术企业生产基地;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具体如下:


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武汉入选单位名单。
此外,湖北还有6家单位入选:湖北(黄石)地质博物馆、黄石市科学技术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工程展览馆、松涛景区生态展馆)、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神农架国家公园、襄阳市科技馆。
近年来,湖北持续着力打造科普基地,提升科普基地品质。目前,全省共有已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超过300家,覆盖全省17市州。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出品 整合:符樱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