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纪念馆前开思政课堂,老中青三代共同缅怀先烈

新闻中心 > A首页 > 轮播图

2025-03-29 20:0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3月28日上午,在武汉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内,武汉市军休四中心军休干部、青年职工与武珞路小学学生肃立于烈士纪念碑前,共同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伴随细雨微风,老中青三代人以“老兵讲”“青年说”“学生谈”的形式,共同追忆峥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据悉,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6年北伐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攻克武昌城战役中阵亡的191位将士而兴建。2025年2月,该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上午9时,全体人员列队肃立于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前,垂首默哀一分钟,向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致以最深切的哀思。随后,小学生、军休干部、青年职工依次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祭扫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移步叶挺独立团武昌纪念馆前,共同追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

  全体人员在烈士纪念碑前行默哀礼。通讯员汪万军 摄

  “当年,这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革命队伍,作为北伐先锋,以血肉之躯冲破封建军阀的堡垒,用生命诠释了‘铁军’的忠诚与担当。”青年职工王梦洁的解说在陵园内荡开历史回响。她说,烈士们用青春和热血铺就了民族解放的道路,为我们留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丰碑。作为青年,应当坚定信仰,筑牢精神之基;立足岗位,践行实干担当;勇于斗争,直面风险挑战。

  军休干部张莉身着军装,向战友和小学生敬了一个军礼,讲述起她父亲的战友“陈娃子”抗日牺牲的故事,“‘陈娃子’牺牲后,我的父亲为他整理遗容,发现他的口袋里装着一张皱巴巴的纸片,纸上写满了繁体的‘党’字,父亲哽咽着告诉我,‘陈娃子’识字不多,但他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定要把‘党’字写好。”张莉坚定地说,赓续红色血脉是军休干部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赓续”,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军休干部在纪念馆前追忆往事。通讯员汪万军 摄

  武珞路小学五年级四班的张馨逸说,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深深震撼着她,她将把对先烈的敬仰化作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知识,锻炼好身体,培养良好品德。

  在叶挺独立团武昌纪念馆,大家驻足于一幅幅烈士英勇斗争、壮烈牺牲的图景前。在讲解声中,历史的褶皱在真实故事中逐渐舒展,化为生动而深刻的课堂,让军休干部、青年职工、学生们深刻感悟到信仰的力量与英雄的伟大。

  (通讯员汪万军)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