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象牙塔学不到的知识”?8名台湾大学生在湖北高院暑期实习收获满满

“实习期间跟着法官一起开庭、讨论案件、书写法律文书等等,每天都有新收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级民商专业本科生黄钰婷介绍到。
来自台湾台南的黄钰婷多次参加湖北省台办组织的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2020年曾在北京天达共和(武汉)律师事务所实习,谈起今年的暑期法院实习经历,她感触颇多。
8名台湾大学生在湖北高院暑期实习生活,他们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有哪些新收获?近日,笔者走近部分在湖北高院实习的台生,他们纷纷表示,实习收获满满,不少台生主动将实习经历分享给亲友,让他们了解大陆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果,凝聚起两岸同胞共促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所学知识与实践有距离”
黄钰婷在台生里属于“学霸”类型,刚刚荣获校2022年度台湾本科生特等奖学金。
今年暑期,黄钰婷的生活进入一个新阶段。她被安排到省法院民二庭实习。

在学校里,不论是法理学、宪法学等基础知识,还是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习实践都让她获益匪浅,对实习也有很大帮助。“真正走上实习岗位,才发现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还存在差距。”黄钰婷说,“虽然大二下学期就接触到了民事诉讼法,初步了解到法律的庭审程序流程与内容,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远远不够的,实际具体的操作远远没有书本那样浅显易懂。”
令黄钰婷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一次庭上辩论,当事人说着一口方言,当时她一个字都没听清楚,但能深刻体会到当事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黄钰婷看来,武汉这座大都市“每天都不一样”,她十分看好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谈及大学毕业后的发展规划,黄钰婷表示,想继续留在武汉就读研究生,现在也一直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准备,父母也十分支持。
“再简单的活,干起来也不能有一点马虎”
“这次法院实习交流对于法科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历。”来自台湾桃园的林镇祁在武汉大学攻读法律硕士研究生,他被安排在省法院民一庭实习,这次实习让他学到了不少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对法院的一些基本业务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掌握了不少法律实践方面的信息,让他收获最大的是学会了怎么融入到团队协作里,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在实习过程中,林镇祁看了许多判决书、调解书之类的文书,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开执行通知书,核对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名字、执行事由、执行时间等事项。

林镇祁谈到,“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但不能马虎。发给当事人的文书一旦出错,将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文书是一个案件最重要、最严肃的法律材料。再枯燥再简单的工作也不能掉以轻心。”
看到执行庭法官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当事人,法官们遇上令人头疼的事都能迎刃而解。林镇祁说,“法官们的专业处置、敏锐判断、法律素养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实践中要多借鉴多积累。”
“正如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希望通过此次实习更加深入了解祖国大陆,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林镇祁表示,近几年见证了武汉的变化与成长,也萌生了扎根于此的想法。
“完成了第一份审理报告、撰写了第一份典型案例”
“这次实习,在逻辑思维、撰写法律文书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来自台湾桃园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级法学专业本科生黄蕊婷分享实习体会时说到,她被分配到专门处理知产案件的民三庭。

工作第一周,黄蕊婷便接到参与撰写两份二审计算机软件侵权审理报告的工作任务。黄蕊婷仔细检视研读一审提交的案件事实,找出上诉要解决的争议点“被诉软件是否符合实质性相似”,计算机软件相似度的比对在司法实践是使用“接触+实质性相似”的方法,然后使用法院系统检索相关案例法条,思考如何说理来表达观点,撰写中找到之前审查报告,按照“案由、一审事实认定、二审事实认定、上诉理由事实、裁判”等梳理撰写思路,在实习生导师的帮助下,圆满完成了第一份审理报告。
来自台湾高雄的曾芷涓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级法学专业学生,她特别珍惜这次到省法院实习的计划,光撰写学习笔记都满满的记了一大本。谈到实习的最大收获时,曾芷涓说,“从书面习得的知识不再仅仅存活于脑海,而能被应用在实务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对法律及法律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曾芷涓谈到,实习中记忆最深的是撰写的第一份典型案例。她说,“编写出的典型案例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而且是要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撰写措辞方面需要尽可能的清晰易懂,同时案件内容也要引起公众兴趣,尤其是在撰写‘法律小贴士’要把注意事项写清楚。”这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这句话的意义所在。
不只是曾芷涓,参与这次活动的台湾大学生纷纷表示,这次法院实习非常难忘、非常受益,他们对未来的计划更明确,对湖北有了更多了解、也有了更深的感情。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在新闻发布会上点赞湖北台生赴省高院暑期实习工作。下一步,省台办将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验良好的交流活动,让两岸青年学生、青年法律人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为促进两岸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鄂台e家
编辑:李菲
核稿:柯学文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