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解困一个厂,激活一条链”!县域招商的链式反应如何引爆?解码襄阳“纾困-重组-跃迁”背后的产业生态重构

新闻中心 > B首页 > 要闻

2025-04-24 17:39 来源: 汉水襄阳
【字体:

  4月21日,在襄阳(宜城)精细化工产业园内,湖北天舒药业有限公司(简称天舒药业)的原料药生产车间,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机器开足马力忙生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天舒药业园区全景

  作为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简称天舒纺织)和南京威凯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威凯尔)共同注资成立的一家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天舒药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7天,推动了我市医药化工产业破局跃升。而这场共赢的背后,是政府与企业联手破解股权困局、以精准招商重塑产业生态的生动实践。

  2016年,宜城企业家刘玉涛创立了天舒药业,主攻新型造影剂研发、生产。然而项目行至关键期,因股权纠纷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濒临绝境。

  彼时由刘玉涛创立的天舒纺织是宜城市重点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纳税记录良好。为了帮助天舒药业摆脱困境,宜城市果断出手,通过争取发改领域省预算内项目建设资金400万元,帮助刘玉涛以市场价回购股权,稳住企业根基。这一“纾困先手棋”,不仅化解了企业危机,更为后续招商埋下伏笔。

  转机出现在一次产业链交流会上。刘玉涛的儿子刘云龙,在这场交流会上偶遇南京威凯尔负责人。此时,拥有CRO/CDMO全产业链布局的行业新锐——南京威凯尔,正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生产基地。而天舒药业的技术积累与产能基础,恰好与南京威凯尔的战略需求不谋而合。

  消息传回宜城,宜城招商团队闻讯而动,立即组建“攻坚小组”。

  会议室的灯光彻夜未熄,墙上的白板被密密麻麻的方案填满:“南京威凯尔需要生产基地,我们有现成的厂房和技术工人。”“用‘基金+项目’模式补上资金缺口”……宜城招商团队化身“谈判专家”,带着翔实的成本测算表和政策清单,多次反复对接南京威凯尔,终于在2022年促成并购协议签署。

  “必须一年投产!”并购协议签署后,南京威凯尔提出要求。

  随即,宜城按下“加速键”:将项目列为市级重点攻坚项目,以超常规服务破局,建立“周调度、月会商、季评估”机制,横向串联23个部门联合办公,37天便完成从签约到开工的全流程审批,创造了“37天开工”的“襄阳速度”。

  同时,针对项目融资难题,宜城更是创新采用“基金+项目”联动模式,引入1.3亿元产业基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2024年初,项目顺利投产,并在投产首年就完成产值3.81亿元。

  项目投产后,宜城持续发力,打出政策“组合拳”,不仅拿出2000万元固定资产补贴、580万元技改资金,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小微速贷科创贷”。

  这些诚意之举,让南京威凯尔毅然将山东、陕西的代工厂产能向宜城汇聚。宜城成为其全国唯一的生产基地。同时,南京威凯尔还充分发挥总部研发中心博士团队的人才优势,与宜城技术骨干组成了“联合攻坚组”,共同致力于高端原料药的研发。宜城技术团队则将生产端的经验反哺给南京研发中心,形成了“研发在宁、生产在宜”的双城架构。

  如今,得益于企业在宜城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优异的营商环境,南京凯威尔再次投资7亿元,在宜城启动二期扩建工程,新征地95亩。项目投产后,预估年新增产值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个。

  从股权纠纷的绝处逢生,到双城协同的产业跃迁,宜城以此次招商为契机,成功实现“解困一个企业——重塑一个产业——激活一条产业链”的链式反应,为县域招商引资提供了生动范例。同时,也印证了精准,源于对产业链的深刻洞察;效能,成于对企业需求的超前响应,当政府从“政策优惠”的比拼转向“生态价值”的共创,使得宜城在医药产业发展浪潮中崭露头角。

  记者手记

  从“解困”到“共生”

  天舒药业的涅槃重生,藏着县域招商突围的深层密钥。这场政企联动的破局实践,将政府角色重构、产业链思维创新与区域协同突破熔于一炉,用“精准招商+极速服务”双轮驱动,在招商红海中辟出独特航道。

  招商团队将“产业链缺口”转化为“招商靶点”——瞄准南京威凯尔急需生产基地的痛点,以天舒药业现成厂房、技术工人和纾困后轻装上阵的优势精准破题,更以“基金+项目”模式破解融资困境,政府的角色从“管理员”蜕变为“赋能者”,以制度创新重塑县域核心竞争力。这种既算经济账、更谋产业链生态账的招商智慧,让项目签约即冲刺,37天投产刷新“襄阳速度”。

  而“极速服务”构建的招商引力更不容小觑:23个部门“串联”打破行政壁垒,580万元技改资金精准滴灌,2000万元固定资产补贴坚定投资信心。当服务效能转化为投资“确定性”,南京威凯尔不仅将全国产能向宜城集聚,更追加7亿元二期投资,形成“落地一个、引来一串”的链式反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发在南京、生产在宜城”的双城构架,充分展现了县域与中心城市以要素互补构建创新共同体的可能,县域经济也因此在产业链高端节点找到了新支点。

  天舒药业的实践证明:县域经济不缺机遇,缺的是把产业链逻辑转化为招商“引力场”的能力。当精准洞察遇见超预期服务,沉睡的资源便能裂变为强劲的“招商磁场”,在高质量发展的坐标系中刻下鲜明印记。

  (来源:汉水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