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件传递员”到“发展合伙人”
干部化身“临时秘书”沉浸式助企破解难题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信息化科科长任锦走进湖北华醇食品有限公司,以“临时秘书”身份开启驻点服务。从指导省市级龙头企业监测申报,到深入车间调研生产、分析直播数据,精准助企纾困。这种从“文件传递员”到“发展合伙人”的角色转变,创新政企互动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蒋经理,您好,今天我来给您当贴身秘书,看看咱们平常工作有啥困难?”4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信息化科科长任锦走进湖北华醇食品有限公司,以“临时秘书”身份开启驻点服务。
得知任锦来意,公司行政主管蒋丹丹立即抓住机会“求助”:“刚好2025年省市级龙头企业监测申报启动,去年贴息申报刚完成,这块还得请您专业指导。”
没有客套寒暄,两人来到办公室,在电脑前坐下,打开全国乡村产业监测与管理信息申报系统,“秘书”任锦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里降了,需要填说明。”“咱们是省级龙头企业,至少要带动农户3000户,咱们有多少?”任锦边询问相关数据边操作,同时针对蒋丹丹不了解的情况进行讲解。
任锦(左一)帮助企业申报信息
伴随着键盘敲击声与询问对话声,不一会儿,信息就填写完毕。“最后一个填报人信息填完,表格导出后省市监测系统可通用,今年优化后不用重复提交了。”任锦今天的第一项工作圆满完成。
“以往填几遍都出错,这次您现场带着填,效率翻倍。”蒋丹丹感慨,监测表涉及12大类87项指标,往年部分选项因为不知道如何规范填写,经常要填好几次才能成功,在任锦的协助下,没想到一次就填好了。
信息填报完,任锦跟随蒋丹丹穿过办公区,走进生产车间,机器的运转声与工人的操作声此起彼伏。
“现在每天能打包多少份?”“哪种规格的产品最多?”“‘五一’期间订单是不是有增加?”任锦一边询问工人,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相关情况。
在蒋丹丹的带领下,任锦将车间生产线从头到尾走了一遍,也对生产流程和销售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以前只知道需要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推广,今天走进生产车间,才知道中间有这么多环节需要注意,也让我对产品推广有了新的想法。”在产品展厅,任锦看着新推出的各类产品,当场“剧透”服务清单:“今年湖北农博会和天津农交会,我们会为你们预留展位,还能对接直播带货资源,帮你们打响区域品牌。”
说到这里,蒋丹丹临时为任锦加了一项工作——前往公司直播间,分析销售数据看能否为直播带货提供新思路。
走进直播间,暖光灯下,主播正对着镜头展示产品:“家人们看一下,咱们的风干鸡选用本地散养土鸡,48小时自然风干,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实时弹幕不断弹出“下单”“包邮吗”的咨询。
任锦(右一)记录直播信息
“每天直播几场?转化率怎么样?”任锦凑近监控屏,查看后台数据,并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在询问了一些直播的相关情况后,任锦对蒋丹丹说:“刚才看到的礼盒装产品,很适合直播间专属福利款,建议设计‘直播专享价’,结合限时秒杀、产地溯源直播等形式,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当天下班前,任锦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企业的‘难点’就是我们的‘考点’。从‘文件传递员’到‘发展合伙人’,变的是服务姿态,不变的是助农初心。”
“坐在办公室看报表,不如蹲在企业填表格。华醇食品是全市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全市也在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六个一’工程,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城乡发展统筹攻坚突破这个主题,我们走进企业,通过当‘临时秘书’,发现企业存在的困难和我们工作中的不足,能更好为企业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任锦说。
短评:
沉浸式助企彰显服务新模式
当任锦坐在企业电脑前逐行核对申报数据,在生产车间用笔记本记录设备运转频率,在直播间监控屏前分析消费数据时,这场“临时秘书”的角色体验,悄然改写着政企互动的模式。湖北华醇食品有限公司里的这一幕,不仅是一次具体的助企行动,更折射出基层治理从“行政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转变。
干部化身“临时秘书”的创新实践,打破了政策执行中的“温差”与“时差”。以往“坐在办公室看报表”的远程指导,常因数据隔膜导致帮扶措施“隔靴搔痒”,而任锦在申报系统前精准指出“这里需要填说明”、在直播间提出“直播专享价”策略,正是得益于沉浸式体验带来的“体感认知”。这种深入生产一线、贴近操作细节的服务,让她直接触摸到企业的“神经末梢”——监测表上87项指标不再是文件里的数字,而是关联着3000多户农户的收入、直播转化率等具体生存状态的发展密码。
蒋丹丹感慨“现场带着填效率翻倍”,背后是对传统政务服务“流程复杂、沟通成本高”的隐性反馈。任锦在车间询问“‘五一’订单是否增加”、在展厅“剧透”展位预留计划,这些细节也体现出部门与企业成为并肩破解难题的“发展合伙人”。这种做法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干部在身边、政策能落地”,既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也提升了政府部门的服务公信力。
这场“角色互换”的特殊体验,既是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的生动实践,更是政务服务向“精准滴灌”升级的缩影。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政务服务的温度藏在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当干部走出机关、沉入一线,在“填表、核数、看车间”的琐碎中触摸企业脉搏,政策落地便有了更精准的方向。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