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林建华:“徙木立信”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长江时评 > 求知

2025-05-12 09:3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林建华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早在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是新时代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那时,距党的十八大闭幕刚刚20天。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徙木立信”,徙就是迁徙,信就是信用。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战国时期商鞅推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在国都集市南门竖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会重赏将木头搬至集市北门的人。后来,有人将木头搬至北门,商鞅就立刻重赏了他。这则故事,原意是指通过实际行动来树立信誉,后来喻指说到做到、取信于人。

  说到做到、念兹在兹。十多年来,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坚持不懈,毫不松劲,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对“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宣告和践行。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生动演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彩故事。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表明,一个政党建立不容易,一个政党不断发展壮大更不容易;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不容易,一个政党实现长期执政更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如何改变这种心态?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是“很重要的规矩”。中央八项规定短短六百字,涉及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明确要求。仅从内容来看,中央八项规定约束的都是小的具体事情,体现的则是大的战略思维,聚焦的问题涵盖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从根本上关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这就充分彰显了“小”和“大”的辩证法。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有了规矩,更重要的则在于践行。“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总书记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在到各地考察调研时,既有“多同群众座谈”的示范,也有“轻车简从”“厉行勤俭节约”的践诺,更有期盼老百姓“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的美好愿望,以葆有人民情怀的政治本色模范践行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言必信、行必果”的执政魄力和履职担当使“徙木立信”再次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记忆。

  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前,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党是忧心忡忡的,我是忧心忡忡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从而为开创党的作风建设新局面树立了方向标。中央八项规定坚持问题导向,贯穿“严”的精神,体现“实”的特点,聚焦改进“四风”,聚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十余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总结道:“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从新时代的“徙木立信”到新征程的蔚然成风,我们感同身受。中央八项规定,已然成为党的作风建设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党中央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确定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坚定正确方向,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心态和情绪,涵养“一篙不可放缓”“一滴不可弃滞”的耐心和韧性,一体推进学查改,擦亮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就是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从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根本保障。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