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居民共建“我家小院”,废弃小山坡成了“自然生态博物馆”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轮播图

2023-03-30 13:5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0日讯(记者冷靖华)“我们自己打造的这个‘共享花园’,不仅能观赏,还能学习科普知识。”邻里园艺师廖振英激动地说,这个小院子既是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游玩的“植物园”,还是受孩子们喜欢的“自然生态博物馆”,是真正让大家都能深度参与进来的网红打卡地。

走进“我家小院”就能感受到绿意盎然。记者冷靖华 摄

3月30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位于武昌区瑞安街的南湖中央花园小区了解到,这个建成已有20多年的老旧小区,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把小区里一个废弃小山坡打造成了“自然生态博物馆”,探索出共建共治共管的新模式。

荒废小山坡

变身“自然生态博物馆”

“我家小院”全景。记者冷靖华 摄

上午10时,记者来到了南湖中央花园正在打造的家门口的“自然生态博物馆”,里面十分热闹。邻里园艺师廖振英正带着居民志愿者来巡视打卡,拍摄抖音视频;还有不少居民带着自家孩子在认植物、学科普。

记者采访看到,“博物馆”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被分为寄养区、变废为宝区、认养区、昆虫旅馆区、生态堆肥区、邻里互动区、厚土栽培区、螺旋花园区、爱心花圃区等九大功能区。

社区专门请专业人员绘制出的“我家小院”游园图。

“这里原来就是个荒废的小山坡,是社区、居民、物业一起共同努力,才变成今天看到的样子。”正带着孩子学习科普知识的居民李小兰介绍。

武昌区南湖街道中央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垚介绍,居民们共同给这个“博物馆”起名叫“我家小院”,意思是这里就是小区每个居民自家的后花园。最初的想法是打造一个“共享花园”,可后来大家觉得这里不应该只是观赏,还应该增加它的互动性,让所有居民都能参与进来,共同维护,这才打造成现在的“自然生态博物馆”。

邻里园艺师自发打理“小院”

充满童趣的爱心花圃。记者冷靖华 摄 

参与打理“博物馆”的邻里园艺师一共有10人,廖振英正是其中一个。

廖振英介绍,去年底小区在居民的共同出谋划策下,开始打造“我家小院”。有着二三十年养护花草经验的她当仁不让,立刻主动报名参与。“我们不仅要负责‘博物馆’里植物的日常维护和打理,还要在活动中教孩子们学科普知识。”

昆虫旅馆区不仅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记者冷靖华 摄

“我们还会经常来小院拍视频、发抖音,我们要让自家的‘小院’被更多人知道和喜欢,让它‘火’起来。”廖振英高兴地说。

齐心协力让小院“生态循环”

吴垚介绍,社区的社工通过去年参加市区公益创造项目,筹集到了启动资金,买回了部分花苗,由带孩子的家庭主动认养,并负责后期培育和维护。随后,物业也加入进来,种植了围栏区的藤蔓植物,并打造了爱心花圃区。再之后,在居民田爱兰的带动下,大家纷纷拿来自家的鲜花盆,又打造出寄养区。

寄养区的花架上摆放着居民自发拿来的花盆。记者冷靖华 摄 

“这里不仅是花园,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还融合了大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理念。”吴垚介绍,变废为宝区是社区和居民一起用废旧的自行车、轮胎打造的景观打卡区;认养区花圃里专门放置的蚯蚓塔,是利用现有的PV管、塑料盖等废弃材料制作而成;昆虫旅馆区不仅吸引昆虫入住,更是让孩子们增加了不少科普知识和趣味性;生态堆肥区放置的创意小柜子,专门用来收集落叶、土壤等有机肥;厚土栽培区种植的有机蔬菜,是邻里园艺师带着小区居民一块种下的,不仅能让孩子们观察记录蔬菜的成长过程,蔬菜成熟后还能让居民共同品尝果实。

吴垚介绍,以后还将从小居民中选出小小讲解员,为大家讲解专属每个区域的科普知识。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