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李集:赓续红色血脉  续写先烈荣光

新闻中心 > 城区频道 > 人文新洲

2021-07-18 19:07 来源: 新洲发布
【字体:


  访革命遗址,讲红色故事,看新洲变化。缅怀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革命作风。深入挖掘红色传统,生动展示红色基因,透过历史的烟云,感受精神的力量,指引人们砥砺前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保持奋斗精神,努力为新洲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新洲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记者在《中共新洲党史》执行主编邱继初的引导下,来到李集街卫星村李家港湾寻访革命遗迹。这里是新洲首个革命根据地——李紫苏区的诞生地。李紫苏区虽然只存在一年多时间,但在新洲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此前,因为编写新洲党史的需要,邱继初曾多次来到李家港湾采访湾里的老人,收集史料,对李家港湾的革命遗址很是熟悉,对李紫苏区的建立、苏区政权建设等相关史实也了然于胸。 来到李家港湾,他领着记者径直来到位于湾子中间的李家港湾133号,指着一栋用青砖和岩石砌筑而成、屋顶建有马头墙的三间平房说,“这里就是当年黄冈县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点,是湾里一户逃到外地地主的房子。”这栋老房子至今保持较好,现在是一位孤寡婆婆的住所。


  随后,邱继初又领着记者来到离老房子约300米远的一棵大树下。这是一棵枫香树,树干高约10米,树荫面积近百平方米。树上挂着的铭牌记载:2006年,专家鉴定这棵枫香树的树龄为515年,已被列入《武汉市第二批一级保护古树名木目录》。邱继初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曾三次到李家港湾采访收集史料,听湾里多位70多岁的老人说,当年盛夏,李紫苏区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经常在这棵枫树下开会,也不时有路过的红军部队在树下歇阴。
  在浓阴蔽日的古枫香树下,邱继初向记者介绍了李紫苏区的建立、根据地建设和根据地军民的反“围剿”斗争等史实。


  新中国成立前,卫星村所在的李集莲花片区与临近的凤凰民主片区、红安紫潭河一带属于黄冈县李紫区管辖。大革命后期,黄安县党组织派共产党员程鹏万到凤凰民主片区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武装特务队。与此同时,李家港湾以李炳坤为首的党员骨干也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武装特务队。两支队伍相互策应,打击土豪劣绅,开展武装割据,为李紫苏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1931年5月,黄冈贾庙地区党组织遭到破坏后,大批暴露的党员骨干陆续向李紫区转移,革命力量进一步壮大。1931年7月,黄冈县苏维埃政府在李家港湾成立。至此,以李紫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苏区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的土地革命运动,配合红军取得了前三次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李紫苏区因此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张国焘极力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败。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被迫西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部丧失,李紫苏区也随之沦陷。为保卫李紫苏区,先后有数千名英雄儿女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 在李家港湾南面,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它是纪念湾里为保卫李紫苏区根据地而英勇献身的72位革命先烈而立。此外,在李集街大游村、张信村也各建有一座烈士纪念碑。这两座烈士纪念碑,祭奠的都是1947年10月,刘邓大军一部为攻占李集城、冲破国民党军阻扰而光荣牺牲的100多名官兵。


  三座烈士纪念碑,无声诉说着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厚重历史,也见证了李集人民用奋斗和汗水诠释的脱贫攻坚精神。 卫星村党支部书记曹金志介绍,在省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建起了80亩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从2018年开始受益,每年出产白茶300多公斤,村集体由此每年增收10万元。在基地务工的60多名村民,每年人平也有5000多元的劳务收入。与此同时,全村村民也增强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挣现钱,留在家里的妇女和老人种植水稻和油茶,农闲时在家里附近打零工。村集体和村里37户建档贫困户在2018年双双实现脱贫摘帽,脱贫贫困户现在无一户返贫。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全村70%的农户家里盖起了楼房。


  弘扬革命先辈不畏艰险、不懈奋斗的精神,突出效益调结构,多方筹资上设施,因地制宜兴产业。李集干群用勤劳与智慧,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如今,李集街已形成了万亩蔬菜、万亩桃园、万亩湘莲、万亩油茶、十万头生猪、百万只蛋鸡、百万斤鱼面的特色产业布局。李集小香葱成为新洲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销量“楚天第一”。乘上互联网“快车”,张店鱼面、红冠桃、茶叶等李集特色农产品声名鹊起,畅销省内外。 创优营商环境,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李集街正在重现昔日全省乡镇企业先进街镇的荣光。新街村的10多家医用纱布织造企业,家家生产红火;得胜、天牧、国宏3家农机生产企业,主导产品被省市农机管理部门推广,产销两旺;汽车车身及零部件制造行业复苏势头强劲,成为东风汽车的重要部件供应商之一。


  彰显资源优势,融合农文旅,乡村旅游正逐步成为李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在长岭岗上,春季桃花节、夏季荷花节,引来大批游客观光赏景;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疏浚净化古河水系,沿岸栽植垂柳,刷黑改造古河大道,重现古河禅寺清代丛林建筑风貌,推进梵天净土、鱼浦莲湖等景点规划建设……在古河一河两岸,串起“古河十二景”的文化旅游景区雏形初现;在李集—刘溪—卫星一线,一条以寻访革命遗址、致敬革命先烈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线已然成型。 对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对外引进社会资本,共建美丽家园。得胜村、八屋村、建新村跻身全市美丽乡村行列,引来不少城里人寻觅乡愁,有些老年人干脆留下了租房养老。李集街东扩南展,楼房整齐排列,道路宽敞笔直,绿化、亮化、环卫设施齐备,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李集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李集街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三带三业”,实施“886行动计划”。这就是:建设李集—新街—八屋新型城镇创新带,李集—团强—张店乡村振兴示范带,李集—刘溪—卫星宜居宜业旅游带;大力发展以医用无纺布生产加工为主体的城镇化工业,以张店鱼面加工为主体的现代都市农业,以李集宜居宜游为主体的绿色旅游业。力争十四五末,全街城镇化率超过80%、规模农业产业化率超过80%、工业经济占比超过60%。 赓续红色血脉,吸取精神力量,李集,这片浸染烈士鲜血的热土,正以崭新的姿态,向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致敬!
  -END-
  精彩推荐
  ☞
  ☞
  ☞
  v☞☞v☞☞ 跨境电商B2B出口“9710”模式在阳逻港正式落地!首批货物顺利通关☞ 与武汉高校联手打造研发中心,中粮集团重仓阳逻☞ 新洲区“文艺轻骑兵”党史宣讲团走进旧街街,送去红色文艺“大餐”☞ 生活服务 | 7.19~7.23,中南医院专家在新洲坐诊时间表☞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判!










  出品:新洲融媒 编辑:苏 娟 责编:高 丽 编审:王建玲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xzwjw2016@163.com
  
   感受新洲变化,传递新洲能量,
  倾听新洲声音,领略新洲风采。
  ——记录新洲,权威发布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