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从舌尖到心尖 潜江龙虾“新”风劲吹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潜江

2025-05-07 15:10 来源: 潜江新闻网
【字体: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关洪磊 通讯员 刘海燕 杨 根)今年“五一”,潜江迎来旅游高峰,百万游客循着虾香奔涌而来,只为解锁一场从舌尖到心尖的独特体验。当一只只红亮饱满的小龙虾成为现象级“流量担当”,潜江龙虾凭什么让全国游客“五一狂冲”?答案藏在一只“成长型虾”的进化密码里。

  在“年年岁岁虾相似”的品质坚守中,潜江正以“岁岁年年‘新’不同”的创新姿态破局:从口味推陈出新到产业模式升级,从消费场景迭代到文旅深度融合,一场贯穿“舌尖美味”与“心尖共鸣”的龙虾产业“进化论”激昂上演,让这只“红色小精灵”不仅成为味蕾焦点,更成为解码城市创新活力的时代符号。

  A.新口味

  龙虾混搭解锁舌尖“彩蛋”

  焌米茶搭配小龙虾成“夏日限定”、榴莲芝士“硬刚”小龙虾……今年,我市各虾店纷纷脑洞大开,创新口味,解锁“虾界盲盒”。

  “这是什么神仙搭配?本以为是黑暗料理,结果我炫了三斤!”近日,在后湖管理区虾谷小院,刚刚吃完这里的“虾谷茶香虾”,食客王思瑶赞不绝口,“虾肉带着焌米茶的焦香和茶叶的清香,越嚼越鲜,最后还能品出点回甘!油脂感被茶香巧妙中和,满口都是清爽的鲜意。”

  店老板庄燕笑着走过来,解释道:“潜江人夏天离不开焌米茶,更少不了小龙虾,为啥不把它们‘凑一对’?其实茶香虾的灵感,源自老一辈‘以茶入馔’的智慧。”说着,她看向厨房方向,厨师正往铁锅里倒入焌米茶茶汤。只见茶汤滚沸后,新鲜的炮头虾“扑通”下锅,与三皮罐茶叶、八角、桂皮共舞,红亮的虾壳渐渐裹上一层茶褐色的光泽。

  来自武汉的客商李老板也在店里,他边吃边不停地拍照发朋友圈,兴奋地说:“这才是潜江的‘土味高级感’,乡村美食的‘黄金组合’,让朋友尝尝潜江的‘茶香混搭’。”

  如果说茶香虾是温柔的岁月情书,那么晓飞歌餐厅的“榴莲小龙虾”则是一场“硬核”的味觉Battle。“这搭配太‘野’了!”很多人开始时皱眉,但在尝过第一口后彻底“真香”——虾肉鲜甜入口,紧接着榴莲的甜糯如潮水般漫过味蕾,两种看似对立的味道竟在口腔里达成奇妙的和解。社交平台上瞬间涌现“榴莲控狂喜”“小龙虾界的破壁者”等热评。

  此外还有虾黄鲍汁脆米龙虾盅,脆、嫩、鲜、香层层递进;话梅虾钳,酸甜的话梅汁渗入虾肉,弹牙解腻;蜂蜜芥末虾,芥末的辛香混着蜂蜜的甘甜,恰如其分地平衡了虾肉的厚重……10多种创新口味应运而生。

  从最初油焖大虾“一枝独秀”,到蒜蓉虾、卤虾、柠檬泡泡虾“齐头并进”,再到128道龙虾菜品“百花齐放”,直至每年持续解锁创意新味……潜江龙虾始终将创新基因注入舌尖记忆。

  一个个味觉“彩蛋”的叠加,不仅是风味版图的扩张,更成为其从“网红”迈向“长红”的核心密码——以持续迭代的鲜香体验,让食客每次赴约都能遇见新惊喜,也让这只“红色小精灵”在时光淬炼中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

  B.新模式

  中央厨房掀起“标准化革命”

  近日,在市农发集团中央厨房内,一片繁忙景象。传送带上,一盒盒做好的小龙虾正有序地通过,工人们熟练地为其贴上标签。这里,正见证着一场小龙虾产业链的变革。

  “龙虾好吃,但很受厨师、食材的影响。以前最怕客人说‘这次味道不对’,现在好了,每盒虾的调料都是电子秤精准配比。”一位曾经的龙虾店老板感慨说道。作为传统餐饮人转型的见证者,他目睹过厨师手艺波动导致的客源流失,而眼前的中央厨房从清洗、调味到火候控制,每个环节都被纳入精密的标准化流程。

  瞄准传统龙虾店“依赖厨师、口味参差”的经营瓶颈,今年潜江大胆推出“中央厨房+配送站点”模式,一场“标准化革命”就此拉开帷幕。

  “我们是希望打造成中国的‘肯德基’。”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介绍,“把所有东西全部标准化量化,从龙虾的采购规格,到配送的虾怎么烧、烧多长时间,再到厨房管理、厨师长管理、出餐时间、配送路由搭建,店面和中央厨房选址标准,以及与同城配送公司的合作、后厨管理、线上线下运营、同城直播等,都有严格统一的标准。”

  “克级精准投放”,取代了传统后厨“凭手感抓料”的经验主义,是从“掌勺经验”到“数字配方”的颠覆性改变。标准化带来的不仅是口味稳定,更是成本结构的革新。

  “它有效解决了房租高、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等难题。通过原材料的集采,大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按照以前,要获客就要开很多线下门店,成本非常大,经营吃力,人员管理也困难。”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过去开10家店要养30个厨师,现在1个中央厨房能支撑50家门店。

  这种创新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低成本运营、可视化管理与可复制化。实现中央厨房集约化管理后,对食材保鲜、来料筛选监管更为严格,口味也实现了标准化。它打破了传统中餐堂食依赖厨师、味道难以复制的困境,成功将其转化为类似快餐的可复制模式。

  在新零售场景下,这种模式更显威力:线上商城推出178元到1288元礼品虾卡等组合,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引流,线下站点则化身“体验终端”,提供配送、提货等服务。

  潜江龙虾的“中央厨房+配送站点”模式,让小龙虾摆脱了“地域美食”的标签,品牌能以“千店一味”的姿态落地生根,为千城万店战略助力铺路。

  C.新搭子

  从“吃”到“玩” 文旅场景乐翻天

  以往假期里,吃虾前漫长的等待常常让游客无奈,今年,我市巧妙出招,将吃虾与游玩完美融合,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和无限快乐。

  “‘五一’假期,每天来这里的游客都有2万多人,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等待区,我们打造了五七营地,让大家免费入园。”5月3日,五七龙虾城负责人刘海燕介绍,“以前客人来吃虾,要么在门口玩手机,要么催单催到后厨冒烟,现在有了这个营地,等位都成了体验的一部分。”

  “以前客人等位时急躁,现在有了这片营地,等位成了‘打卡项目’。吃虾是基础,让游客留下来才是关键。”刘海燕看着营地内熙攘的人群,谈起了“等待经济学”:游客平均等位2小时,能在营地体验钓虾、娱乐、露营、住宿等项目,带动周边文创、饮料摊位增收。

  生态龙虾城对面的水上乐园同样热闹。这里将“吃虾”与“玩水”巧妙结合,不少游客在水上乐园中闯关游玩。“以前吃完就走,现在能玩一整天。”游客们纷纷表示,这里已然成为大家打卡的热门项目。

  在虾皇,食客们在等待的间隙,能够欣赏精彩的古风表演,仿佛穿越回古代;在楚虾王,游客可以与歌手来一场激情合唱;在潜阳城,花鼓戏、皮影戏等本土节目轮番上演,特别是芈月上虾、楚王舞蹈、丢绣球等特色节目,引得大家直呼有趣。

  当小龙虾从单纯的“盘中餐”华丽变身为耀眼的“文旅符号”,潜江以“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升级,重新定义了美食旅游的打开方式。五七营地的“等待经济学”,让钓虾、民宿、露营等项目成为游客等位时的绝佳消遣;水上闯关游戏让游客在吃完虾后仍能沉浸在欢乐之中;芈月“穿越”上虾宴,将古装剧的精彩场景搬进现实,让吃虾瞬间变成一场文化体验。

  记者手记:

  潜江正以龙虾为纽带,编织出一张充满魅力的文旅大网,吸引着八方游客,向着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如今,潜江龙虾正以“新口味”勾连南北味蕾,以“新模式”改写产业规则,以“新搭子”重构旅游想象。潜江龙虾的每一次“进化”,都镌刻着“敢为人先”的基因,也是对“苟日新,日日新”的当代诠释。

  这或许就是潜江龙虾从“网红”走向“长红”的答案:创新,永远是穿透周期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人”的需求的深度洞察,则是所有创新的起点与归宿。当每一次“尝新”都能触动舌尖,每一次“革新”都能温暖人心,这只虾的“进化论”,终将成为更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