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搭台” 居民“当角儿” 洪山区关山街道武职社区共同缔造幸福家园
武职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汪万军供图
长江网讯(通讯员张宾 汪万军 张耀元) 走进位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东区的武职社区,只见连接家属区的柏油路干净整洁,小汽车整齐有序停放在线内;紧邻党群服务中心的凉亭里,居民正惬意地聊着家常;在鲜花绿植的掩映下,“共同缔造 幸福武职”的标语十分醒目……
武职社区道路刷黑。汪万军供图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都是源于党建引领下,居民、高校合力参与缔造。”洪山区关山街道武职社区书记梁春红介绍,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区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和“房前屋后”小事,引导多元力量把小区的事当成自家事,有什么事大家都商量着办。
“微改造”齐参与 扮靓家门口的环境
梁春红告诉记者,武职社区的前身是长江社区,此前在曙光星城C区办公,为了更好服务居民,街道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协商,腾出学校26号楼一楼500平方米的场地,提供给社区作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搬进了武职小区,社区强化社校联动,按下了共同缔造的‘快进键’。”
在共同缔造活动中,社区采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工作机制,进楼栋与居民面对面了解诉求,努力使社区“微改造”贴近民意所需。“过往车辆频繁碾压,小区有部分路面坑洼不平。”“小区树枝太长太乱,遇到大风天气容易折断。”“小区缺少充电桩、电动车停车位。”居民给出意见反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汇总梳理,核定出道路升级、小区绿化等“急难愁盼”问题纳入改造计划,并测算改造资金,公布改造明细。
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居民、施工单位对小区破损路面进行实地查看,共同研究路面修复方案。经过改造,破损严重的路面重新铺筑,硬化刷黑道路1000平方米;新建充电桩9处、电动车停车位140个;园林部门进小区修剪树枝,消除了树枝过高过密带来的安全隐患。
“之前道路总是坑坑洼洼,现在好了,道路平整了,环境变美了,我们越过越舒心!”77岁的李仁学是武职退休教职工,眼看着共同缔造不断深入带来的“家门口”变化,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
常悟亭里共决策 推动小区治理常态长效
一大早,小区居民、下沉党员、高校师生如约来到社区议事亭——“常悟亭”,今天他们要讨论小区小花园该怎样绿化改造。讨论结束后,在区园林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与指导下,居民、党员、志愿者、社区能人及亲子家庭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小花园改造中。大家齐心协力对地面进行平整,栽种上绿植花圃,将闲置空地装扮成了“邻里小花园”。
常悟亭。汪万军供图
按照居民意见,社区在文化广场里搭建了“常悟亭”,一是长江与武职的谐音缩写,二是有“常思常悟”之意,借此引导居民参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
常悟亭下,居民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说问题、提意见、想方法。多位居民代表就小区停车及充电设施设置、小区亮化、完善小区特殊困难家庭物业服务等展开了热烈讨论,居民们也提出:电动车停车位置怎么划、路灯装在哪、物业新增哪些服务范围等等,大家把问题都摆到桌面上来讲,对小区的治理方案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小区方方面面的事务中。
为确保小区治理实现常态长效,社区还在武职小区择优推选出28名“红管家”,将共同缔造活动延伸至楼栋,这些“红管家”以改善楼栋环境为重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发挥“政策宣讲员”“信息报送员”“矛盾调解员”“物业监督员”四大员作用,做到“职能履行有人评、基础信息熟掌握、社区民意有呼应、小区环境有人管、邻里纠纷及时化解”,形成小区长远、科学治理的有效模式。
【编辑:朱曦东】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