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苗剑 摄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
园区依托华中科大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上下游产业为主导,软件信息、互联网、大数据及现代服务业为配套领域同步发展的格局。培育了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中元华电、锐科光纤、湾流科技等企业,引进了江钻股份、颂大教育、北京铁道、四方继保、立得空间等知名企业。目前入驻企业150家,其中主导产业企业120家,占比80%。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光电子信息
咨询和招商电话:鄂娜 15972225312
环太子湖数字经济产业园
园区坚持“数实融合”战略主线,聚焦以数字文化为特色的华中智谷、以智慧城市为特色的创新谷、以智能制造为特色的华中中交城三个亮点板块,构建“一核三圈”产业发展新格局。入驻企业174家,营收规模376.3亿元,数字经济主导产业企业146家,占园区入驻企业总数的84%,营收规模304.4亿元,占入驻企业总营收的80.9%,其中数字文化类企业21家,营收规模125.4亿元,智慧城市类企业84家,营收规模35.2亿元,智能制造类企业41家,营收规模143.5亿元。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智能网联汽车
咨询和招商电话:牟施 027-84218960/027-84218863
武汉软件新城
园区自2014年正式招商运营以来,已成功签约纬创软件、佰钧成、软通动力、开目信息、安天信息、武汉厚溥、明源云、天源迪科、赛意信息等企业,入驻企业150家,数字服务领域企业数占入驻企业的86.67%,企业入驻率超过90%。园区重点打造东湖高新区“221”主导产业体系的“光芯屏端网”网端互联网产业生态及智慧健康产业集群,已形成园区“数字经济+智慧健康+数字智造”的发展格局。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软件
咨询和招商电话:史丽兰 13971209977
保利国际中心
自2017年投入运营以来,已汇聚了4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数字科技独角兽企业今日头条、小红书、微派科技、木仓科技、青云科技、中传互动、卓讯科技、氪空间等均在此设立总部或者第二总部,其中全球500强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4家、外资龙头企业5家、上市企业10家。数字经济类企业共22家,占总入驻企业数量的55%、占总租赁面积的52%,该类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合计超过22亿元,已形成以TMT类数字科技产业为主,金融、实业、咨询服务业为辅的产业聚集效应,有效助力了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建设,成为光谷关山大道产业聚集地及区域地标。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数字媒体
咨询和招商电话:吴洁玉 13317125788
北辰·光谷里
园区发挥科技资源聚集的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元宇宙、动漫游戏等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依托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光谷元宇宙研究院、光谷互联网协会的行业资源,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光谷里园区,形成良好产业氛围,做大做好招商引智工作。
截至目前,光谷里已入驻企业14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余家,成功引进尚德机构、网易有道、聚师网、艺画开天、麦塔威、动游科技、猕猴桃游戏、小象互娱、百胜中国等数十家行业知名企业,构成了园区数字经济产业领域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数字创意
咨询和招商电话:章闻 13437295671
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
园区现已聚集中国联通智慧教育企业“云启智慧”、车联网行业独角兽企业“博泰车联网”、全球顶尖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科技”,以构建“数字—生态—服务”为平台的“武汉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一批数字科技龙头企业;华中区块链融创中心、中国电子系统、深交所湖北资本市场培育基地、湖北企业产融创新中心等一批专业化平台机构;以及一批数字文创企业、数字金融企业聚集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意设计为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地,成为江汉区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区块链
咨询和招商电话:李雅莉 18164094330
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
武汉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以数字检测、数字环保、专业软件、智能传感器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2022年武汉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106家,其中主导产业企业82家,主导产业占比达77%。并为入驻的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创业辅导、创新支持、人才中介、市场营销、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咨询、财税服务、政务咨询、管理咨询、项目申报、科技中介等方面的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智能传感
咨询和招商电话:邓培 13871190048
斗转科技园
斗转科技园是聚焦北斗及地理信息应用的专业园区,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和中科院武汉分院在北斗研发领域创新资源优势,打造成为具有芯片研发、应用软件、检测认证、中试基地为一体的“北斗+”创新应用示范园区,结合区域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北斗数字经济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北斗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入驻企业总数67家,主导产业企业55家,占比82.1%。已初步形成5G+北斗、应急+北斗、电力+北斗、人工智能+北斗、遥感+北斗等数字化行业应用。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北斗应用
咨询和招商电话:王烨 13667137239
金银湖创新中心
金银湖创新中心位于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与世界500强企业为邻,周边央企国企集聚——中国电信、三江航天、汉江集团等,能够产生广泛的资源带动效应、产业辐射效应和创新人才集聚效应。目前已引进科技型企业达120家,包括格创东智(武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该中心运营4年来,不断完善提升智慧化楼宇的建设,依托计算机集成技术联合开发DOMES不动产数字化管理系统,最终实现日常办公环境、运营、安全等全方面数字化升级。
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大数据
咨询和招商电话:邱德君 13477098368
经市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环太子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和武汉软件新城等3家获认定为武汉市数字经济产业新建示范园区;保利国际中心、北辰·光谷里、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斗转科技园和金银湖创新中心等6家获认定为武汉市数字经济产业新建示范楼宇(街区)。
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是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向,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管理科学规范、创新能力显著、专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性强的数字经济发展集聚区。
数字经济楼宇(街区)则是指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前沿领域,产业创新人才和创业企业大量集聚、现代化基础设施完备、功能混合多元、产城融合效应突出,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楼宇(街区)。
从区域分布来看,9家率先获认定的标杆分布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东西湖区、江岸区、江汉区、武昌区。
这些园区或楼宇各具产业特色,如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软件信息、互联网、大数据及现代服务业为配套领域同步发展的格局;位于武汉经开区的环太子湖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和招商方向是智能网联汽车,培育了经开区首家独角兽——湖北亿咖通,成功研制国内首款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的芯擎科技等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还引进科大讯飞华中总部、东软集团南方总部等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等;武汉软件新城重点打造“光芯屏端网”网端互联网产业生态及智慧健康产业集群,已形成园区“数字经济+智慧健康+数字智造”的发展格局。
从硬件配套来看,也紧贴园区特色,集聚和带动作用显著。网络是数字经济的载体。在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预置了5G光纤路由,在园区内100个机柜还构筑了“园区云”,能让云服务惠及入驻企业。环太子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双千兆(含5G)高速通信覆盖面积20.85万平方米,同时,为构建“双智”创新生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还引进无人安防巡逻车进行安防巡逻试点,布局无人车清扫、无人快递车物流运输,并设立智慧站台,试运营无人接驳BUS服务等。斗转科技园建有“北斗+”智能生活体验馆,集众创空间、企业孵化、产业加速、展示交流、综合服务等于一体。
为聚焦武汉数字经济优势核心产业空间载体建设,武汉发布《武汉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和楼宇(街区)培育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武汉将建成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街区(楼宇)培育体系,培育建设10个以上市级数字经济产业新建示范园区、20个以上市级数字经济新建示范楼宇(街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目前,武汉已初步建成共30家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示范库—培育库—储备库三级培育体系。
据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作为市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将全面协调推进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楼宇(街区)培育建设行动,着力做好培育、服务、认定、考核等多方面工作,集中力量打造若干集聚度高、牵引力强、在全国有影响的数字经济标杆园区、亮点区块。
统筹:武经宣
【编辑: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