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高喜明 通讯员唐玥 谭竞漪) 春意盎然的珞珈山,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盛宴”。4月22日,湖北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暨“漫步珞珈”健步行活动在武汉大学樱顶举行。伴着春风,这场集科普、趣味、运动于一体的“春日狂欢”,让200余名参与者与地球来了一场亲密对话。
4月22日,湖北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在武汉大学启动。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教授王英杰围绕地图科技、地图文化、地图应用等主题开展科普讲座,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娓娓道来,让听众领略地图科学的独特魅力。
“今天的活动在武汉大学举行,既彰显了对高校科研力量的倚重,也寄托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祖云呼吁莘莘学子和全体荆楚儿女,做珍爱地球的宣传者、践行者和守护者。他表示,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省份,湖北以昂扬的斗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扛起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责任。近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自然资源厅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扎实推动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系统推进山水保护工程和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坚定守护绿水青山,有力有效打好自然资源服务支点建设“九大战役”,让沉睡的生态自然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让数字孪生技术赋能自然资源治理,以“矿地融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当天,武汉大学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正式揭牌,为推动自然资源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2025年湖北省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的个人奖与组织奖一一揭晓,获奖者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自然资源科普事业添砖加瓦。
武汉大学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正式揭牌。通讯员供图
自然资源政策、湖北自然资源“九大战役”、地球日科普、地图展……活动现场的专题展区变身“自然资源宝藏库”,参与者们兴致勃勃地穿梭其间,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湖北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硬核实力”。
随着健步行活动的正式开启,参与者们从樱顶出发,沿着珞珈山的蜿蜒小径,一路欢声笑语,向着珞珈山庄健步而行,一路感受自然之美,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次活动沿途八个打卡点,不仅设置了趣味游戏和科普任务,还通过互动的形式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丰富的自然资源知识。”参与者们纷纷表示,沿途美景与科普知识交相辉映,每一次打卡都是一次与自然资源知识的深度对话,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知识,让保护地球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心。
据悉,本次活动由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武汉大学主办,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展示最新的自然资源领域科技成果,向公众科普最新政策和技术。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熊展平 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