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2025年武汉市家庭教育研讨会举行 把握方向锚定新目标 共谱协同育人新篇章

新闻中心 > 都市圈频道 > 武汉

2025-05-13 20:5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通讯员陈子立

  既有宏观政策解读,又有微观实践范例,更明确了“问题导向、需求驱动、协同创新”的行动路径,让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走深走实。5月13日,在2025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起始之际,2025年武汉市家庭教育研讨会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联合主办,由武汉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协办。

  本次会议旨在整合家庭教育研究资源,推进武汉市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指导,推动新时代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来自武汉市教育系统、高校、中小学及幼儿园的180余位领导、专家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家庭教育现状调研、创新实践案例、前沿理论探索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杨素苹在研讨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依托武汉市妇联设立的武汉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等平台,在政策研究、课程研发、师资培训、实践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将持续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助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室主任陈红梅主持会议。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杨素苹致开幕词。

  现状调研:直面问题,明晰攻坚新方向

  研讨会上,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室主任陈红梅团队发布的《基于问题导向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武汉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研总报告》指出,武汉已初步形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但面临多重挑战:政府统筹机制待完善;部门协作存在“多头管理”;政策滞后导致学校主动性不足;师资专业人才缺口大;家校社协同机制尚未健全等。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强化政府统筹、建设教联体、夯实家长学校、加强师资培育、创新科技赋能”等六大对策,为后续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室主任陈红梅分享《基于问题导向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武汉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研总报告》。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张万红分享了《“四位一体”赋能职前职后托幼人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提升》相关研究成果:依托武汉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学校从“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协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学校通过专业赋能,搭建了课程奠基、科研驱动、服务赋能、资源辐射平台。武汉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未来将聚焦“精准化服务、数字化升级、优质化指导”,为托幼机构输送“懂家庭、会指导”的复合型人才。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张万红分享《“四位一体”赋能职前职后托幼人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提升》相关研究成果。

  实践创新:多元探索,点亮育人新路径

  本次研讨会特别设置了经验分享环节,来自基层中小学校的三位管理者带来了前沿实践案例,展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活力: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AI智能体“成成”开启智慧共育新篇章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副校长柯琴介绍了学校自主研发的AI智能体“成成”,依托DeepSeek技术,实现三大功能:秒级响应招生政策咨询、支持方言沟通解决隔代教育难题、联合省妇幼保健院提供心理疏导与幼小衔接指导。“家长通过微信公众号或QQ扫码即可对话,上线月余已获千余次咨询,显著提升家校沟通效率,成为‘永不离线的教育助手’。”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副校长柯琴分享《双向奔赴 智慧共创:AI智能体开启家校互动新篇章》。

  武汉市江夏区实验小学:“文雅家长学校123模式”培育“善教会爱”共同体

  针对家校教育中“家长管教不当、教师指导能力欠缺”等问题,武汉市江夏区实验小学古驿路校区学工处主任程虹分享了学校构建的“1个品牌、2个目标、3种路径”的立体化模式:校级统筹资源库、年级双核驱动、班级组建成长小组,通过素养课程、适配年段课程、导师计划等,实现家长与教师双向成长。

  武汉市江夏区实验小学古驿路校区学工处主任程虹分享《深耕家校合作 创新家长学校建设》。

  武汉市七里中学:“尚美·之音”家校社协同构建育人新图景

  武汉市七里中学政教主任高力介绍,学校通过成立“家长学堂工作联盟”,开展“尚美好家长”评选、命题式家长讲堂、分层家访等活动,形成“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的核心理念。“联盟内所有成员校共享资源,累计开展多期特色主题课程,线上线下覆盖万余人,相关经验获省级媒体报道,成为区域家校社协同的标杆案例。”

  武汉市七里中学政教主任高力分享《“尚美·之音”家校社协同构建育人新图景》。

  专家领航:理论赋能,破解素养导向育人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刘长海以《素养导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为题作主旨报告,提出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教联体构想。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刘长海作《高质量建设素养导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主旨演讲。

  刘长海说,当前家校社协同存在“应试压力大、资源碎片化、评价单一化”等问题,建议通过“凝练素养共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升级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推动三方从“松散合作”走向“深度协同”,真正实现“育分”到“育人”的转型。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汉强总结发言。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汉强在总结发言中,介绍了武汉市家庭教育未来五年的工作方向:以“解决家长多样化需求与高品质服务供给矛盾”为核心,根据不同学段家长的需求,聚焦三类指导重点,第一,发展性指导,依托学校及网络家长学校,通过案例教学、观念启蒙、方法指导,增强家长科学育儿信心;第二,调试性指导,针对学前特殊儿童家长焦虑、青春期亲子冲突等问题,组建由心理教师、社工、医生构成的专业队伍,借助AI技术提供个性化干预;第三,应急性指导,关注务工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通过社区驿站、热线服务等渠道,及时介入家庭教育危机,建立“发现-干预-跟踪”闭环机制。

  参会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

  张汉强介绍,全市将依托高校资源建立师资培训基地,推动教研员、骨干教师与高校专家结对,同时启动“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分类调研”,确保服务精准对接家长痛点。

  值班编辑 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