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轮飞转,机器轰鸣,工人忙碌……4月22日上午,位于龙华山街道的宝坤耀达纺织科技公司,精纺车间主任雷玉新在粗纱、细纱两个车间来回穿梭、巡检,开展生产调度。
雷玉新是原湖北迈亚仙桃呢绒厂老员工,有近30年工龄。3个月前,被邀回工厂上班。虽然换了东家,他的职位还是车间主任,享受五险、工作餐、假期等福利待遇。
时隔2年返岗,车间熟悉的气味和机器声,让他高兴不已,直言“像做梦一样”。上个月,扣除各类保险费用,他领到6500元工资。
雷玉新20岁就在呢绒厂工作,一步步从学徒做到车间主任,这里每一台机器、每一道生产工序,他再熟悉不过。
“这是混条机,负责将羊毛和锦纶两种不同颜色和原料的毛条,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合并、牵伸。”
“从毛条到粗纱要经历10道工序,而粗纱生产为成纱要走完细纱、络筒、并线、捻线等工艺流程。”
雷玉新领着记者挨个车间参观。这个沉睡2年之久的老厂房,正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同样觉得不可思议的,还有成品车间班长程冲。
程冲在呢绒厂工作10年,接到宝坤耀达公司抛来的“橄榄枝”,她惊喜万分:“厂子变化很大,设备更新了,管理更规范了,最重要的是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纺、织、染、整配套能力于一体的高档呢绒面料厂商,湖北迈亚有过辉煌的过去,一度成就过享誉业界的“仙桃”面料常青品牌——“仙桃”牌高档精毛纺呢绒面料,连续多年入围“中国流行面料”,两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殊荣。2000年,湖北迈亚在深交所上市,曾经是仙桃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迈亚曾经有多受欢迎?用雷玉新的话说,好多仙桃人就以在这里上班为荣,挤破头往厂里钻,“最高峰有逾千名工人。”
雷玉新回忆说,2005年以后,随着市场订单锐减,厂里年年亏损。
2022年底,呢绒厂全面停产,工人们各奔东西,自找门路。
雷玉新背井离乡,在深圳东莞一家包装厂做起普工。程冲一门心思做起陪读妈妈,陪伴孩子度过关键的高中时光。他们都期待着,这里有朝一日能重现生机。
盘活闲置资产是稳增长、防风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抓手。曾经的湖北迈亚也几经重组,但总未能走出困境。近年来,龙华山街道一直在谋划,将盘活迈亚作为重要课题,千方百计寻求破解之策。
2024年,情况出现转机。得知苏州宝坤耀达公司有盘活意向,街道主要领导4次上门拜访、5次座谈磋商,破解湖北迈亚旧厂区核心问题。对企业提出的20多条复工问题“挂牌督办”,促成苏州宝坤以5.7亿元投资盘活湖北迈亚。
同为纺织企业的苏州宝坤耀达,涵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高端纱线、面料及成衣的全产业链。主要生产高端山羊绒、羊驼、马海等天然蛋白质纤维等,与CHANEL、JUBY、ZARA、LEVI‘S等30多家知名服装品牌建立合作。
宝坤耀达纺织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赵伟华说,今年1月8日公司正式进驻时,厂区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环卫部门仅花费一个星期帮忙清理干净;劳动就业部门提供点对点招聘服务,帮忙招工20人;企业大事小事,街道“红色代跑团”随叫随到,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如沐春风。
3月15日,宝坤耀达公司前纺、后纺、织布车间全面复工,创造了60多天从入驻到投产的“龙华山速度”。
厂房维修、车间改造、设备焕新……废弃厂房又传来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复工两个月累计完成近50吨纱线生产量,预计7、8月份恢复全部产能,年营收有望突破2亿元。”赵伟华说。
盘活“沉睡”资源,实现了闲置机器旧齿轮、稳定增收“薪”齿轮双驱动。目前,宝坤耀达复工已带动本地120人就业,其中返岗的老员工占比达四成,像雷玉新、程冲这样的中层干部有6人。( 记者 邓一凡)
编辑:张 岂
责编:胡平安
审核:肖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