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湘江治污行动全面打响 欲圆“东方莱茵河”之梦

新闻中心 > 天下

2011-04-28 13:57 来源:
【字体:
(法制周报)2011年4月19日晚,静立于长沙闹市的天心阁迎来了近20名环保志愿者。他们属于同一大家庭——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潇湘”,而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研讨《湖南省湘江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

湘江,是哺育三湘儿女的母亲河

湖南省环保厅厅长蒋益民


  
  践行“东方莱茵河”之梦,与会环保志愿者热情高涨。“绿色潇湘”最后收集到上百条意见,统筹之后,他们将把意见呈送到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
  
  3月末,一条来自湖南省发改委的消息让湖南人对湘江治理倍增信心,国务院已批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治污总额将达595亿元。这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积弊数十年的湘江污染沉疴之痛有望缓解。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60%的人口和70%左右的生产总值,亦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
  
  “把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把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建设成东方的‘维也纳森林’!”这是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对未来湘江和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的形象描述,更彰显出他把湘江打造成“绿色湖南”品牌的决心和魄力。
  
  “我个人认为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整个湘江将是一条非常漂亮的江河,成为独一无二的景观,重现毛主席诗词中‘漫江碧透’的美景。”湖南省环保厅厅长蒋益民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
  
  一条沉重的河流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颗镶嵌在湘江中的绿色明珠,浸染着古往今来太多人的宠爱。
  
  近年来,长沙市民感叹,曾经的诗意栖居地消失了,“散步的时候只能望江兴叹”。
  
  来自湖南省环保厅的资料显示,早在1971年,湘江流域就出现部分江段饮用水重金属严重超标现象。这一年,衡阳市区发生停水事故,是国内环保史上第一次因江河重金属严重超标而出现的居民饮用水供应被迫停供事件。1978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报告指出,湘江已成为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为此,湖南省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全国最早的环保机构,1979年更是颁发了当时中国第一部省级制定的水环境保护条例《湘江水系保护暂行条例》,目的就是为了治理湘江。
  
  但这些情况并未引起市民更多的担忧,湘江以其强大的自净能力仍为市民带来无尽的欢乐。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省绿色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刘解龙教授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正在长沙读书的他常去湘江边游泳,这个天然大浴场至今令他心旷神怡,但是他担心这种欢乐究竟还能够持续多久。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沿着湘江,从郴州到岳阳,超过1600家大中型工矿企业林立在干支流两岸,这使得湖南这个“有色金属之乡”名副其实,也使得流域水质急转直下。1990年之后的10年里,湘江31个省控环境水质监测断面中,超标断面超过三分之二。
  
  根据湖南省环保局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湘江总体水质自上世纪90年代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明显。“十五”规划以来,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首位;砷排放量居第二位。
  
  以此次被列入方案的七大重点区域郴州市三十六湾为例,2006年整治之前,200多家几乎没有任何环保设施的矿企,选矿产生的尾砂、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污染,而随意堆放的废石、废砂、废渣经山洪冲刷流入河道,加剧了污染程度。
    
  从2006年的株洲霞湾港含镉污水排放超标,到2009年的浏阳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笼罩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阴影一直徘徊不去,而时有发生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也使湘江被舆论称之为“沉重的河流”。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