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梦婷)4月24日,2025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重庆行活动走进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项目(以下简称“渝长四标”),60余名来自中央和省、市级媒体记者现场感受重庆城市建设的“霸道”,开启项目“深度游”。
黄桷沱长江大桥施工现场。重庆城投建设公司供图 华龙网发
据了解,作为重庆市级重点工程,该项目自2023年2月开工以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克服多项技术难题,目前控制性节点工程黄桷沱长江大桥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7年2月建成通车。
“特别值得给大家介绍的是黄桷沱长江大桥,这是一项世界级工程。大桥全长1260米,主跨765米,为世界在建最大跨径路轨两用悬索桥。”项目总工介绍。
大桥采用双层桥面设计,上层为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中央预留双向轨道交通,两侧为双向4车道城市主干路,集多交通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串联南岸弹子石与江北唐家沱片区,显著提升两区互联互通水平。
黄桷沱长江大桥先导索架设作业现场。重庆城投建设公司供图 华龙网发
近年来,大桥建设捷报频传。
“南岸主塔封顶,2024年8月,161米高的南岸主塔在高温环境下通过智能温控技术完成封顶,为上部结构施工奠定基础。”
“钢桁梁首轮总拼顺利通过验收,3.3万吨钢桁梁采用‘分地制造、集中总装’模式,首轮总拼精度达标并通过验收,首批节段计划2025年11月运抵现场。”
“BIM技术赋能,项目凭借全过程数字孪生管理,荣获重庆市建设工程BIM技术应用一等奖,实现施工质量与效率双提升。”
黄桷沱长江大桥正在加紧施工。重庆城投建设公司供图 华龙网发
边拍、边看、边采访,媒体代表们不时发出阵阵感叹。而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奋斗创造奇迹,是重庆的城市建设者们实干苦干加油干的成果。
面对大跨径悬索桥的技术挑战,参建单位重庆城投集团、中铁建大桥局、重庆设计集团等创新应用多项解决方案,包括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及喷淋降温等防控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钢桁梁部件穿越秦岭、三峡大坝运输抵渝,依托BIM平台整合设计、加工、拼装数据,实现全生命周期管控。
“黄桷沱长江大桥不仅是重要交通枢纽,更是重庆智能建造的标杆。”项目总工表示,项目团队将继续以高标准推进建设,为2027年通车目标全力冲刺。
随着先导索牵引过江,这座“钢铁巨龙”的轮廓日益清晰,未来将为山城立体交通网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渝长四标全长4.31公里,除黄桷沱长江大桥外,还包括主线高架桥及新建海腾立交,改建腾龙立交及大佛寺南桥头立交等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分流内环与渝航大道车流,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缩短南岸与江北通行时间约20分钟,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融合。
值班编辑 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