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一轴山水一轴诗 “神武峡”“赤黄红”双轴舞动荆楚

新闻中心 > 天下

2025-05-02 12:47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今年“五一”假期首日,湖北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全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334.31万人次,同比增长22.94%。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神武峡”与“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的强力驱动——

  “神武峡”,以自然生态与厚重人文编织北纬30°的“绿色史诗”;“赤黄红”,则以千年文脉与红色基因奏响荆楚文化的“精神交响”,共同书写湖北文旅产业从“流量”向“留量”跃迁的中国式浪漫。

  “神武峡”:自然与文化的共生密码

  5月1日,“华中屋脊”神农顶上,满山遍野的高山杜鹃次第绽放,来自江苏镇江的吴江波亲身感受“山脚盛夏山岭春”的垂直气候奇观,惊叹不已。

  在十堰武当山,当晚的“武当一梦”夜游项目,以无人机矩阵绘就巨型太极图,让游客郑艳春直呼“震撼”。

  在宜昌三峡大坝,一波来自北京的游客在花海中开启自拍模式,感叹“大国重器、世界级工程竟然这么浪漫。”景区创新推出的“工业美学&自然秘境”的奇观,“五一”首日吸引2.85万游客游览。

  “神武峡”文旅主轴,可谓自然天赐。北纬30°线,这条贯穿地球的神秘纬度,在湖北的鄂西串联起了神农架、武当山、三峡大坝三大世界级IP——从神农架的云海金丝猴到武当山的丹墙翠瓦,再到三峡大坝的现代奇观,400公里生态走廊珠玉串联,将北纬30°的神秘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旅体验。

  4月27日至29日,2025年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国内外嘉宾集体采风考察“神武峡”线路,一路美景不断,惊喜不断。

  在“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武当山,仙山琼阁,云蒸霞蔚,丹墙翠瓦尽显皇家气派。绝壁上的古建筑,悬空而建,石阶如天梯般直抵云霄。俯瞰群山巍峨,仰观云海苍茫,联合国专家考斯拉曾发出赞叹:“武当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汇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学。”

  站在神农顶,看云海翻腾,一览众山小;在神农谷,欣赏自然山石的鬼斧神工;在大九湖,看云蒸霞蔚,观鸟类天堂;在小龙潭野生动物救助站,金丝猴在枝头腾跃,恍若天地间最灵动的剪影。在巫峡口,雄美壮阔的“长江三峡第一拐”,吸引了不少摄迷们驾驭无人机升空揽胜。

  一路走来,武当山的道教文化、神农架的生态奥秘、恩施的土家风情和宜昌的峡山水人文,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感受到荆楚之美。

  “‘神武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自然’的稀缺性组合。武当山的道家哲学、神农架的生物多样性、三峡的工程奇迹,共同构建了不可复制的世界级IP。”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熊剑平表示。

  “赤黄红”:千年文脉的破圈表达

  4月26日,在赤壁举行的“赤壁话三国 荆楚论英雄”活动中,身着古装的文旅推荐官,在舞台上化身三国历史名人,他们穿越历史时空,向全球游客发出前来领略“三国文化”的诚挚邀请。

  如果说“神武峡”是自然的史诗,那么“赤黄红”则是人文的狂想曲。赤壁烽烟、黄鹤诗韵、红安星火,三种色彩交织成动人的人文画卷。

  4月26日晚,投资3.7亿元的大型实景剧《赤壁·借东风》在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首演。通过全息投影和AR技术,让游客沉浸式梦回三国。国家金牌导游顾问观摩后表示:“这个演出赋予了景点灵魂,让游客到文化游的一种熏陶。”“五一”期间,该景区还在凤雏庵、吴王台、拜风台等点位安排了11个演艺节目,每天36场次沉浸式演出让游客融入“三国故事”。

  “诗在,黄鹤楼就在。”在武汉黄鹤楼,今年“五一”前夕又新推出了《梦回太白》《凤舞九天》等近十项互动沉浸演出,激活“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千年诗意。“2023年11月,著名作家莫言来游黄鹤楼时曾说,如果武汉没有黄鹤楼,武汉虽然还是武汉,还会有这样的吸引力吗?我们还要不断创新,把黄鹤楼打造成广大游客争相打卡的诗意目的地。”黄鹤楼公园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五一”黄鹤楼的古风乐舞、诗词互动将成为一大文旅亮点。

  在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安县红秀剧场,中国首部大型沉浸式红色实景宣讲演艺《我和我的红安》让游客为之动容,掌声不断。“游客可以从这场剧里去找寻中国革命的奥秘,去寻找黄安人不怕死闹革命的秘密。”导演杨欢表示。据了解,目前红安县致力于将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开发了超过120种文创产品,成功举办了大别山红色文创展、红安文创市集等文化活动,将大别山精神转化为可体验的文旅符号。

  “赤黄红”轴线上,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厚重的人文历史,科技与年轻化表达,正在让三国烽烟、诗楼风韵与红色精神“活”在当下。

  “如果说‘神武峡’展示的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赤黄红’则证明传统文化可通过科技与年轻化表达实现破圈。”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健表示。

  大美湖北,正以双脉共振之力,双龙齐飞,激荡新时代的文明回响。未来,“神武峡”与“赤黄红”将继续以山水为轴、以诗意为脉,为湖北成为“近悦远来”的世界级文旅目的地添彩发力。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陈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