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十年调水·中国水都的深情告白"系列:两次告别家园的伟大迁徙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轮播图

2024-04-23 08:06 来源: 十堰日报
【字体:

  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蔡湾村移民安置小区。记者 刘旻 通讯员 王堂 摄

  “过一年乐一年年年健康度晚年过一岁增一岁岁岁平安都珍贵”,4月21日,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孙家湾村移民安置小区,79岁的刘吉国老人指着自己书写并张贴在大门上的对联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内安移民,2012年,我搬离60多平方米的旧平房,住上了18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并分得土地,获得土地流转收入。现在闲暇之余,带带孙子、练练书法,生活惬意得很!”

  和刘吉国一样,伴随着丹江口大坝两次建设,26万名丹江口人两次告别家园,也在不断迁徙中过上幸福新生活。

  两次移民,26万人告别故土

  “1958年丹江口大坝动工兴建,丹江口市先后移民16万多人。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启动,又先后移民近10万人。”丹江口市移民局办公室主任时红向记者介绍该市两次移民总体情况。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淹没面积最大、搬迁安置人数最多的县市,按照“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的移民搬迁工作任务,丹江口市每天要搬迁134人。曾先后在该市移民局、南水北调办公室工作的丁力先说:“靠着广大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靠着广大移民干部不惧困难的倾力付出,我们硬是在两年内完成了近10万移民的外迁内安工作。”

  在丁力先的移民主题著作《水都故事》中,记录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移民干部故事:时任均县镇党委副书记刘峙清在22批次的移民外迁过程中,累计负责调配车辆千余台次,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经抢救不治而故;均县镇怀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程时华贲门癌进入晚期,仍坚持拄着拐棍开展移民工作,一直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两代人生,为国家工程搬迁“值”

  “故土难离,只有落到自己身上,才能够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今年62岁的王瑞权是大坝加高工程坝区第一户移民,也是大坝兴建的一期移民。在谈起自己两次移民经历时,他感慨万千。

  建设丹江口大坝时,王瑞权的父亲是大坝机械施工营修理工,母亲是工地电焊工。1965年,王瑞权随父母移民搬迁到襄阳宜城时才3岁。1985年,阔别家乡20年的王瑞权返回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马湾村,先后开办食品加工厂和服装加工厂,并新盖一栋两层楼住宅。没想到,20年后,因他的住房处于丹江口大坝加高的施工通道上,他不得不再一次移民。人到中年的他失去的不仅是房子,还有事业。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搬迁,值得!”王瑞权毅然搬迁到马湾村竹园坡移民安置点,先是外出打零工,后又分别担任三官殿街道高家沟村和蔡湾村党支部书记,这两个村都是移民村。王瑞权因此常笑言道:“一生都在为移民服务!”两个村落,折射移民幸福新生活

  “楼房+后院,这是移民安置房的标配。”孙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李元超指着刘吉国家的房子向记者介绍,移民安置小区内配套建设道路、路灯、绿化带、公厕等设施,该村还回填造地800亩,做到内安移民“耕者有其田”,并采取“专业合作社+移民户+村委会”模式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让移民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六里坪镇马家岗村也经历两次移民。“我家从父辈开始种柑橘,已有60年历史了,现在我家有40多亩柑橘,年收入3万多元。”今年63岁的马里寿讲述了马家岗村两代移民发展柑橘产业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因新建丹江口水库而淹没大片良田,原均县人民政府决定在丹江口库区发展柑橘富民产业。但当地没有种柑橘的传统,没人愿意种。时任马家岗村党支部书记周德山、农业技术员李明德等一期移民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请缨,率先在马家岗村种柑橘。经过多年发展,该村成为鄂西北重要柑橘生产基地。现在,许多马家岗村二期移民通过发展农旅产业,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

  正如世界著名移民专家迈克尔·塞尼所评价:“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丹江口库区移民工程更是可歌可泣的伟大工程!”在这个世界上罕见引水工程的背后,无数鲜活生命为此奉献着、奋斗着,滚滚北上的汉水永远铭记着他们!(记者 王庆 毛以国 特约记者 周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