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4日,建始县北部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河流、水库水位迅速上涨,该县长梁、茅田、业州等乡镇出现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房屋损毁、道路塌方等灾情。
建始县闻汛而动,连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驻村“尖刀班”迅速奔赴抢险救灾一线,成功避险转移3000多人,无人员伤亡。
目前,受灾乡镇积水已全部排除,集镇道路全部畅通,供水、供电及通信网络已基本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展开。
特大暴雨袭来 长梁、茅田、业州等3个乡镇受灾
“4日2点起,短短2小时榨茨河水位陡涨。大水漫堤,旋龙、白云、天生等村部分地区被淹。”长梁镇党委书记胡北平说,榨茨河穿集镇而过,天还未亮,山洪就携带淤泥、树枝冲向下游。
“北部受灾严重。”建始县气象台台长王建华介绍,本轮降雨,单站最大1小时降水量116毫米、最大3小时降水量241毫米、最大6小时降水量308.5毫米,均发生在该县长梁镇施家坝站,其中1小时、3小时、6小时暴雨均超百年一遇,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建始县北部,涉及长梁镇、茅田乡等乡镇。
截至5日18时,此次暴雨共造成长梁、茅田、业州等3个乡镇6000余人受灾,住房受损62户20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76余公顷;部分商铺被淹;部分国、省道及农村公路冲毁;供水、供电和通信设施受损。
“通过对全县33座水库科学调度,榨茨河、火龙河、广润河段水位大幅下降,水库达到正常蓄水位,其中小溪口水库实施调度,水库水位大幅下降至534.78米,低于警戒水位3.22米。”建始县水利局局长魏宗华说。
转移及时——3000余群众成功避险
4日凌晨4点,建始县发出暴雨红色预警,县委、县政府领导分别赶赴联系乡镇和村社区指挥调度防汛工作,全县各驻村“尖刀班”、村支“两委”迅速奔赴现场,转移受暴雨威胁的群众。
长梁镇降雨量达319.9毫米,是此次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旋龙、白云、罗家嘴等村河水暴涨。
罗家嘴村党支部书记李继初带领村干部2人一组,连夜冒雨挨家挨户敲门提醒,同时对村里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实时监控。清晨时分,8组常家坡地段泥土松动,可能发生滑坡险情,李继初和驻村“尖刀班”迅速前往费宝权、费世国、卢应容三户村民家中,组织村民向两侧安全地带转移。3户17名村民刚撤出不久,常家坡地段发生山体滑坡,20万立方米泥土倾泻而下,三栋房屋瞬间被掩埋。
天桥社区第一时间在村民群里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对附近地质灾害点进行密切监测。当发现硝洞槽的山体移动时,驻村工作队迅速通知居住在山下的村民刘敏转移,并赶至现场查看,发现其房屋已出现倾斜。从通知到撤离,不到半小时,14万立方米的山体滑坡就将她的房屋摧毁。
“刚开始很害怕,但看到救援人员赶过来就安心了。”村民黄娜娜介绍,她所在的茅田乡大茅田社区,是本次暴雨内涝严重地段,不少村民被洪水围困。
社区4组地势低洼,老人单喜和老伴儿被洪水围困在房间二楼。危急时刻,茅田派出所教导员黄璐、民警杨世藩利用救生绳相互牵引,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背着老人脱离困境,抵达高处,5名民辅警将两位老人快速转移。
当天,建始县采用敲门、喊话、电话、微信等方式,组织长梁镇、茅田乡及业州镇低洼处3000多名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由于撤离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抢修 受损线路全部恢复供电
受暴雨和内涝影响,建始县部分电力设施损毁、部分用户停电,包括12条10千伏线路、 324个配电台区 ,14426户用户供电中断。
截至7月6日18时,国网建始供电公司累计出动抢险人员734人次、车辆227台次,受损线路和配电台区已全部恢复供电。
“联通、移动、电信、楚天视讯、铁塔五家通信公司共计投入26支专业抢险队228人,应急通信车12台,抢险救灾车辆67台,其他车辆55台,油机65台,发电机50台,基本恢复了长梁镇、茅田乡的移动业务及宽带网络。”建始县科技和经信局局长税华说,该县部分乡镇局部地区可能因停电、光缆断裂等原因还存在信号不畅现象,将加大抢修力度,尽快修复到位。
供水方面,建始县10名党员干部和49名水务工人不间断抢险,疏通管网周边排洪渠道,及时保障用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侯康 田莉 方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