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初歇,朵朵白云翻涌于青山之间,在薄雾笼罩下,田园、民居、游步道若隐若现,构成一幅灵动的泼墨山水画……4月10日上午,行走在张湾区黄龙镇回龙村,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
回龙村地处城郊,交通便利。近年来,该村整合特色资源,延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走“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延链条产业发展添动能
“王阿姨,明天是晴天,请你约三位村民过来帮忙给大棚覆膜。还是那个价钱,一天工钱100元。”4月10日,回龙村引进的中药材种植大户王文涛拨通了村民王钦秀的电话,敲定用工事宜。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几年,回龙村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蔬菜大棚86个,发展樱桃300亩、猕猴桃180亩、“状元米”100亩、洪湖莲藕100亩、精品葡萄12亩,村民依靠土地拿租金、分红得股金、打工挣薪金。
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村“两委”一班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而是深度思考如何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并付诸行动。该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致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荷塘月色,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该村因地制宜,在河滩地上建起“荷塘月色”景区,推进旅游景区创建,带火美丽乡村游,成功举办两届荷花文化旅游节,分别吸引近15万、20万游客参与。去年,回龙生态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水稻+油菜”轮作,“冬闲田”变“花海”。过去,农户收割完水稻后田地闲置一冬,等来年开春再种植水稻。为了让“冬闲田”变为“增收田”,该村推行“稻油”接茬轮作,油菜花绽放“美丽经济”,油茶籽收获后给群众带来收益。
菌药轮作,蹚出生态循环农业创新路。羊肚菌生长环境十分苛刻,在同一地块不能连续种第二茬,否则会影响产量。得知这一情况,该村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帮助羊肚菌种植大户田富兴找到合作伙伴王文涛,两人接续使用25个大棚,实行“羊肚菌+中药材”轮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如今土地不闲置、群众有活干、各方增收益。
“村里的特色产业实现从有到好。”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曾寅说,“去年村集体经济毛收入接近9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仅菌药轮作一项,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底,务工村民累计获得收入近30万元。”
兴业态研学游推陈出新
“我制作的微景观主题是‘我爱回龙村’,大家看,那边是连绵的青山,这里是荷塘,这一片是田地。”4月10日,在回龙村微园林景观研学基地,十堰阳光书院五(四)班学生张响手持话筒,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当天,该校360名学生在回龙村进行研学游。
该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1.2%,是市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如何让研学游既有趣,又实现游有所获?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帮助旅游企业开发特色研学课程,在内涵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做到“寓学于行、寓学于游”。
围绕森林乡村创建,该村打造微园林景观研学基地,配合旅游企业推出微园林景观研学课程,让孩子们通过亲手创作微景观,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水稻种植研学基地里,村民当“老师”,田野变“教室”,孩子们认真倾听“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参与水稻育苗、插秧、收割全过程劳动。
水稻种植研学基地紧挨着蔬菜种植研学基地。去年,该村完善研学基地设施,腾出4个蔬菜大棚专门用于研学游,让学生一年四季都可以学农谚、知农事,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乐趣。
近两年,该村研学游备受青睐,“研学经济”快速发展,年均接待研学学生2万多人次;20多名村民长期担任研学课程老师,向学生传授农事技能,年人均增收5000元。
树品牌走乡村善治之路
4月9日,陆续有村民来到回龙村垃圾分类体验馆,查看今年第一季度垃圾分类积分考核情况。村民张昌明告诉记者:“保洁员一天两次上门回收垃圾,记录垃圾分类情况。我家准确分类投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一天可获2积分,积分累积起来能到爱心超市兑换奖品。”
一个垃圾分类体验馆,带动村民养成好习惯。该馆是一个小型科普场馆,前面展区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后面互动区设置投篮项目,村民可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垃圾分类投放。除建设垃圾分类体验馆外,该村还学习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先进经验,推行“两类四分法”,引导村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洁净家园美。整合资金硬化道路25公里,铺设综合污水管网2公里,美化民居50多户。
回龙村的美,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涵。该村走乡村善治之路,着力打造基层治理品牌,既要“外在美”又要“内在美”。
该村推进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村级治理格局,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建立协商议事平台,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高效化解矛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开展“好公婆好儿媳”“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发布好人榜。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绿色示范乡村、湖北省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等称号。
如今,回龙村四季皆美景,春天油菜花开、夏天荷塘映月、秋天金色田园、冬天药材飘香。“家乡美,产业兴,年轻人更愿意留下来。”村民王世有说,今年,很多年轻人没有外出打工,选择留在村庄,村子变得生机勃勃。(记者 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