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我市着力夯实“三农”基本盘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4-08-04 11:23 来源: 黄冈日报
【字体:

  7月29日,英山县南河镇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百合基地产量再创新高,村民们小心谨慎地装箱打包,开挖、采摘、装袋、搬运、装车。位于英山县草盘地镇的湖北英草堂药业有限公司,地里挖起来的鲜百合,通过精细的加工流程“华丽转身”,成为开启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开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力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统筹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不断夯实“三农”基本盘,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小田并大田”增地增收。坚持省级引领、市县协同、试点先行,探索“小田并大田”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级257个试点村计划改造30.25万亩,已完成14.5万亩。蕲春县入围全省第二批试点,已改造完成1.728万亩。株林镇会龙池村通过“小田并大田”,成功引进市场主体经营,亩均租金从80元提升到400元,30名农户年增收1.85万元,村集体年增收3.1万元;英山县南河镇更新村将150亩、120块小田合并成9块大田后,成功流转给市场主体进行稻油连作。

  高标准农田建设稳产保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农田质量和生产能力,确保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今年新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28.5万亩(国债项目12.1万亩,财政渠道项目14.4万亩,发改渠道项目预计2万亩),8个国债项目于5月份全面开工,完成比例达25%,其余项目正开展前期准备工作。通过高标建设,浠水县芦河流域内粮食单产由590公斤提高到650公斤(中稻),亩均节本增收200元以上。

  土地流转提质增效。发展规模经济,让细、碎、散的农户承包地向种养大户集中,提高组织化程度。全市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380.17万亩,流转率62.36%。罗田县在30个村开展集中流转试点,既解决了耕地撂荒的问题,又发展了乡村产业,带动农户就近就业。(记者邹德祥)

  审核人:范学鳌

  责任编辑: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