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湖北频道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文旅“加戏” 恩施“出圈”——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助力恩施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政务

2025-03-15 00:00 来源: 恩施日报
【字体:

  全媒体记者 卢树彬 曾维明

  经纬交织流淌出西兰卡普图饰,金色流光缓缓汇聚到正在织布的祖孙处,西兰和卡普的爱情故事徐徐展开……

  在恩施大剧院,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融合非遗与科技,精彩的民族文化演出和现代科技的赋能,现场掌声不断;与此同时,在社交媒体上,《西兰卡普》以视频形式呈现,赢得国内外网友点赞。

  在加快建设“居者幸福、行者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过程中,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通过“文化活化+旅游引流+产业赋能”的模式,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赋能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创新表达  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连日来,在社交媒体TikTok上,时长18秒的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片段展示了恩施的民族舞蹈、服饰、民俗等,吸引不少网友评论、点赞。

  “传统音乐和恩施自然美景完美结合,酷!”网名为“M Nasir”的外国网友赞叹。

  网友“Hamza khan”表示:“没看够,还想看更多恩施地区传统舞蹈。”

  吸引国际友人的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有何魅力?

  依托恩施本地民歌《门前一口堰》的曲调,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剧组创新设计幕间词串联全剧。

  男女主人公“卡普”和“西兰”通过恩施民歌《六口茶》互表爱意。《六口茶》在恩施家喻户晓,表达了恩施土(家)苗族青年追求爱情、向往幸福的情感。

  提炼的“咚咚喹”音色成为歌舞剧主题曲《永远的西兰卡普》的主奏音色。在恩施本土流传的民族乐器“咚咚喹”音色明亮,曲调轻快活泼,深受群众喜爱。

  “我儿子最开始就是被主题曲吸引的。”观众刘畅说,他儿子被这部歌舞剧迷住了,看了30多遍。

  创新表达推动了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歌舞剧互动让游客有了沉浸式体验的乐趣。

  当巨大的绣球从舞台抛下,台下观众沸腾起来,每个人的目光紧紧追随绣球轨迹,大家纷纷起身“滚球球”,热情参与歌舞剧。

  虚拟波涛于巨大屏幕中汹涌澎湃,开合屏启,真实龙舟破浪而出,虚实相融带来震撼视觉冲击;冰屏缓缓落下,演员穿梭在逼真的武陵山水间,营造出浪漫氛围;升降台上,木质吊脚楼错落呈现,人们置身其中欢舞对歌,热闹氛围四溢……大型投影机与升降冰屏、开合屏联动,将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的舞台塑造成一个“魔法空间”,在满足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拉近了观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代同呼吸。留住根与魂的同时,要根据时代发展创新表达。”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团长燕冰说,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巧妙穿插在各个篇章、环节,全景式呈现恩施民族文化,这是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魅力所在。

  交流互鉴  彰显中华传统文化自信

  从恩施剧院到柏林展台,从研学课堂到云端直播间,这部民族歌舞剧以沉浸式互动打破观演壁垒,以研学实践激活文化基因,更以翩跹舞步架起跨文明对话的桥梁。

  当迎宾曲响起,广场上,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跳起摆手舞,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跟演员们一起摆手、转身,感受土家摆手舞的魅力。

  “演出虽然结束了,但歌舞剧里鲜艳的民族服饰、动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学生孟玳羽说。

  让学生在“游”与“学”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恩施州创建了恩施州文化中心研学旅行实践基地,重点组织开展驻场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研学专场活动,万余名师生在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体验传统民族文化。

  与此同时,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线上直播超100场,仅抖音平台就吸引数百万人次在线观看。

  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向世界演绎恩施故事,传递恩施声音。

  “在这个国际舞台上看到如此独特的民族文化,真是太迷人了。”“舞蹈编排和服装都非常有特色。”3月4日,在2025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恩施展区内,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再次惊艳亮相。

  截至目前,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先后亮相美国、多米尼克、泰国、德国、西班牙等10余个国家,圈粉无数。

  “当与多米尼克国的舞者们互动时,艺术交流突破了语言障碍。”谈及出国交流经历,《西兰卡普》主演向雪说,恩施民族文化走出国门与更多文明互鉴,进行交流碰撞,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第一次到恩施,看了《西兰卡普》,表演非常精彩,恩施州的民族文化保存得很完整。”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河成柱说,恩施人民重视传统文化,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文旅融合  赋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让恩施的灿烂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海内外游客走进恩施、爱上恩施。

  恩施州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上精心谋篇布局,擦亮文化IP、打造精品线路,加快建设“居者幸福、行者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承担着重大的使命——填补恩施无全国知名大型文旅演艺剧目的空白,补齐恩施文旅产业链,助推形成“看山水+赏文化”的文旅发展格局。

  “不虚此行。白天游玩比较累,晚上看歌舞剧,既放松了身体,又沉浸式地体验了恩施的民族文化。”来自荆州市的游客谢蓉说。

  看山川峡谷、揽江上清风、赏地质奇观,湖北省民族歌舞团与200余家旅行社合作,为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规划了多条旅游线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时、多样化出行选择。

  不仅如此,2000余名导游和网约车司机成为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的“代言人”。《西兰卡普》观众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200余家酒店及民宿、餐饮等市场主体加入合作阵营,为游客提供优质住宿、特色美食。

  州博物馆、地质公园博物馆对外开放,中城荟、食锦记等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快速发展,以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演出为核心的商圈逐渐形成。

  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开演以来,吸引国内外观众22万余人次观演,实现票房收入3600万元。

  在恩施,同样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融合,利用歌舞剧引爆市场的还有利川腾龙洞风景区的《夷水丽川》、恩施土司城景区的《情漫土司城》、建始地心谷的《地心之恋》。在歌舞剧加持下,2024年,3家景区接待游客均突破百万人次。

  丰富的文化产品成为留客密码。数据显示,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48亿元,文旅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