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工作者朱传红:用DNA拼出真相
在湖北公安战线,有六位赫赫有名的DNA专家,组建了一个响当当的微信群——“六王一朱”,因为他们当中六人姓王,一个人姓朱,这个一朱,就是朱传红。
微胖、健谈,说到兴奋处会情不自禁地挑眉点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将保存在里面的数百个经典案例PPT拖出来,一一摆到你面前,跟你边看边聊。这些经典案例大多是他亲身参与过的,里面有“白银系列抢劫杀人案”“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等当年轰动一时的大要案件。
朱传红在做检测。通讯员武龚萱摄
全省首用DNA破案,24小时锁定嫌疑人
“我是福尔摩斯迷。”从警33年,从实习法医,到参与勘查案件现场3000余起,检测鉴定案件1万余起,通过DNA技术直接破获案件1800余起,成为武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务技术一级主任、法医学博士,带领团队用科学技术捍卫正义,朱传红说,这一切源于从小“福尔摩斯”在他心中埋下的种子。
上中学时,朱传红最喜欢看的课外书籍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最爱听的是广播剧《刑警803》,里面刑侦探案人员凭借敏锐的观察与专业技术,抽丝剥茧还原真相的故事,令他如痴如醉。
高考填志愿,他顺理成章地填报了同济医科大学法医专业,令他没想到的是,困难超出想象。医学专业,课本不仅比一般专业的要厚一大截,现场勘查、解剖课,更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挑战。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朱传红说,是已故老校长裘法祖的话激励着他不断探索、向前。
1992年,朱传红大学毕业后进入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处(后更名为刑事侦查局)。1995年初,得知武汉市公安局要建DNA实验室,他主动请缨承担筹建任务。
当时国内研究资料甚少,朱传红找到的资料全是英文的,便一边翻译一边啃内容,同时展开实验。1995年3月至6月,武汉市某区连续发生多起抢劫、强奸、杀人案件,他尝试运用法医学知识和DNA检验技术,将作案手段不同的案件串并,协助办案单位24小时内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这是湖北省首起运用DNA技术侦破的案件。
“DNA检验鉴定技术刚起步时,我们就像拿着弓箭的原始人,只能简单地鉴定血迹中的ABO血型,排除非作案人,无法认定犯罪嫌疑人。为了帮助我快速成长,市局为我量身配备专业导师团队,他们当中既有法医学权威指导前沿技术,又有现场勘查专家传授实战经验,让我受益至今。”提起成长往事,朱传红这样说。
朱传红在授课。通讯员武龚萱摄
自称“杂家”,参与全国命案积案攻坚
随着多年的深耕与DNA技术的发展,朱传红及其团队掌握了从多种检材中提取DNA进行鉴定,锁定嫌疑人的技术。
2004年,河南邓州一位85岁独居太婆在家中死亡,家属起初以为是不慎摔倒致死,但清洗头面部时发现了打击伤。经勘查,凶器是门后的锄头,但侦查数月无进展。河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民警联系朱传红,他建议采用新型DNA技术比对,当即比中一名对象,最终通过排查40余人锁定犯罪嫌疑人。应用这一方法,他陆续助力侦破疑难案件100余起。
2008年起,武汉市公安局的DNA实验室建设数据库,2013年开始进行脱落细胞鉴定,同年被评为公安部一级实验室。2016年,朱传红受公安部指派参与全国命案积案攻坚工作,侦破疑难命案5起,成为全国闻名的DNA专家。
在采访中,朱传红却自称是个“杂家”。他认为,DNA鉴定不仅需要专家,更需要什么都懂的“杂家”。你不能光坐在实验室里搞技术,还需要掌握勘查技术,懂得模拟还原现场、善于研判分析案情甚至还要了解各地风土人情以及各种材料、动植物的特性等等。只有这样,在面对毫无头绪的案发现场时,你才能敏锐地通过各种信息反馈,发现蛛丝马迹,提取关键检材,拼出真相。
2022年10月,受湖北省公安厅委派,朱传红研究一起28年未破的双尸案,从现场痕迹特征分析认为是熟人作案。重新采集血样后,不到1周时间就在广西抓获犯罪嫌疑人。
2024年6月,朱传红团队在积案攻坚时,复检一起27前的命案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9月,某福利彩票店女店主被刺身亡,现场留有男性血迹。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案件一直未破。
在复检中,他们在极其有限的检材中提取豌豆大小的样本,经过比对,发现湖北黄冈一男子有重大嫌疑。同年7月16日,该男子被押解回武汉,进一步比对确认其正是此案的犯罪嫌疑人。
目前,在朱传红指导下,武汉市公安局正在将保留了10多年甚至20多年的物证重新检验鉴定,侦破积案。
朱传红在传帮带。通讯员武龚萱摄
全国先进带出一批“梦之队”
2015年6月,某游轮沉没事件发生后,DNA实验室承担起遇难者身份确认工作。由于部分生物检材原因,需以半人工和人工方式进行检测。为确保结果精准,每份检材用三种方式分别检测两次,初步结论出来后还要多次复查复核。朱传红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七天六夜,检验遇难者及亲属DNA检测样本2087份,准确认定遗体身份,为事件处置奠定科学基础。
依托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平台,朱传红吸纳现场勘验、法医、DNA、理化等专业青年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目前,不少民警已成为各领域专家,其中10人次在湖北省及武汉市刑事技术大赛中获奖。
2021年1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生一起重大盗窃案,一户居民家中珍藏的珍稀邮票被盗,涉案价值高达300万元。案发后,刑侦部门多次勘查现场,但因提取的生物检材质量不佳,DNA检验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随着时间推移,现场无法复勘,原有检材检验价值存疑。关键时刻,朱传红带领青年民警吴玉剑迎难而上。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两人另辟蹊径,创新检验流程,通过重新梳理标注关键信息,从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最终,成功锁定前科人员田某,一举将及其同伙抓获,并追回部分被盗邮票。
武汉市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公安运用DNA技术揭露、证实犯罪的数量以每年150%的比例增长。由于打击精准有效,武汉市刑事发案持续下降,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朱传红功不可没。
在工作上,朱传红是有心人。自1998年起,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普及法医DNA技术,撰写授课提纲,制作教学课件100余套,内容涵盖理论、案例及多专业交叉融合经验。
其中“接触性DNA发现、提取及检验策略”“高效现场勘验,提升DNA应用能力”等专题被列为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必选课程。
近5年来,朱传红在省内外授课100余次,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
据了解,朱传红曾主持、参与省部级攻关科研项目和课题11项,多次荣获公安部、省、市科技进步奖。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先后荣获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湖北省“荆楚工匠”、武汉市“大城工匠”、武汉市劳动模范等称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客座教授。
2025年4月28日,朱传红再添殊荣,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长江日报记者陈勇 通讯员郑成波 袁野)
【编辑:陈明】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