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五一假期,江夏公安用暖心警色守护“美丽景色”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25-05-05 13:5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五一假期,江夏区各景区游人如织、车流如潮。在这份热闹背后,一抹“警察蓝”始终坚守在街头巷尾、景区要道,用脚步丈量平安,以行动诠释担当。从精准布防到暖心救助,从科技赋能到警民联动,江夏公安全警动员、多线作战,累计投入警力2000余人次,服务群众26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2起,为市民游客织密了一张有力度、有温度的“安全网”。

  严查实防,把隐患消除在“人潮”之前

  节前,江夏公安对全区14项景区活动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监控能否覆盖盲区?游乐设备是否安全?这些问题被一一列入“整改清单”。

  针对新开业的“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江夏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与五里界街派出所提前踏勘现场9次,整改视频监控存储不达标等问题3处,并在试营业期间组织120余名警力开展压力测试,确保游客“安心逛、放心玩”。

  节日期间,各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错峰”要求,动态监测客流数据。在“江夏里”景区,江夏公安依托智慧安防系统,在主要出入口安装客流统计摄像机和高空球机,实时监控人流密度,精准调配执勤警力。

  5月1日正式开园以来,日均投入60余名警力,全天候驻守出入口、拐角险段等关键点位,通过手势指挥、喇叭喊话等方式疏导人流车流,累计引导游客4.8万人次,帮助找回走失儿童、遗失物品等群众求助30余次。

  疏堵保畅,让每条道路都“流动”起来

  针对景区、商圈、高速路口等重点区域交通压力,交通管理大队科学制定方案,设置执勤岗位79个,日均投入警力180人次。在梁子湖大道、纸贺线等主干道,交警采取“定点值守+流动巡逻”模式,加大事故快处力度。

  5月1日上午,土地堂街一辆故障客车堵塞路口,民警吴向群带领辅警和群众合力推车,仅用10分钟恢复通行;乌龙泉街派出所对灵山景区实施“外围封控+摆渡接驳”策略,将游客车辆统一停放至天子山大道,由摆渡车转运入园,假期日均接待5000名游客,实现“零拥堵”。

  “师傅,骑电动自行车的时候记得佩戴安全头盔,五一假期,人多车多,一定要注意安全。”农村道路安全同样不放松。五一假期,三中队民辅警深入金水一村,发放宣传资料120份,面对面劝导群众佩戴安全头盔、拒乘违法载人农用车。

  交通大队民警组织辅警和群众合力推移抛锚客车。

  暖心守护,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

  5月3日下午,在“江夏里”景区执勤点,治安大队辅警魏宏运等发现一名约5岁的小男孩独自徘徊、眼眶泛红。魏宏运蹲下身子,掏出随身携带的糖果安抚小男孩。

  由于孩子年龄小并且很紧张,一时想不起来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在一番安抚和引导后,小男孩最终完整说出了一串号码。10分钟后,电话终于接通,确认对方正是焦急寻找孩子的父母。原来,小男孩一家从汉阳来游玩,因景区人流密集不慎走散。见到孩子安然无恙,夫妻俩连声道谢。

  治安大队执勤辅警帮助走失小朋友找回家人。

  假期里,民警更是群众的“贴心人”。

  5月1日,76岁听障老人吴爷爷来到江夏市民之家公安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刘珊珊通过纸笔沟通无果后,辗转联系家属,全程陪护至安全交接;5月2日,金口街派出所民警瞿成敏在“江夏里”景区拾获游客杨女士的挎包,通过身份证信息快速寻回失主,避免财物损失;5月3日,郑店检查站辅警吴志强、周子涵巡逻时接到群众手机丢失求助,迅速联合物业调取监控,仅20分钟便在花坛中寻回……

  郑店公安检查站辅警快速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的手机。

  一桩桩“小事”,成为群众口中的“安心事”。从烈日下的交通指挥到细微处的隐患排查,从景区的人潮疏导到危急时刻的暖心救助,江夏公安用脚步丈量责任,为市民游客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让“警色”成为节日里最安心的“景色”。

  (通讯员付冉 汤文慧)

  【编辑:李沅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