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为民用无人机划“跑道”:无人机所有者需实名,不得“醉驾”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25-05-19 22:1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无人机所有者必须实名,飞手不得“醉驾”……5月29日,我市将正式实施《武汉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为民用无人机划出“跑道”。这是武汉市第一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性文件。

  为更好地了解该《办法》,记者于5月19日采访了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简称:市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

  民警正在搜索违禁无人机。通讯员武龚萱摄

  公布征集意见,几易其稿

  今年,“低空经济”再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从去年的“积极打造”变为“安全健康发展”,更加凸显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并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黑飞”扰航、失控伤人、偷拍侵权等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武汉市无人驾驶航空器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低空安全和公共安全风险日益凸显。针对此,我市警方此前已进行了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搭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等相关工作。

  据市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警方已在治安支队组建了空中交通安全监管和大型活动管理大队,承担低空安全监管和组织空中交通管理相关工作;在反恐怖和特警支队设立了飞行大队;各区公安分局同步组建专业队伍。

  2024年,应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武汉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政办〔2024〕25号),由市公安局牵头开展《武汉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起草工作,聘请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相关专家组成专家团队进行指导;其间,先后赴深圳、合肥等低空经济先行地区学习借鉴经验做法;组织市发改委、财政局等市直单位,会同空军、民航等部门及无人机企业和相关领域专家团队进行座谈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初稿按照程序以市公安局名义上网发布和书面发函公开征求意见,先后收到省低空综合服务公司、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局等10个单位意见和建议19条;逐条梳理修改成稿后,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于4月27日发布该《办法》。

  借鉴多地经验,连“醉驾”都想到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办法》共24条,借鉴了深圳、浙江、重庆、合肥等低空经济先行地区经验。《办法》规定:无人机要实名登记;安装螺旋桨防护装置;不得窥探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其他人合法权益;飞手不得在喝了酒精饮料后操纵无人机;市公安局为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市交通局、经信局、发展改革委、应急局等部门按职责进行管理等。

  《办法》规范了我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确立了安全有序、服务发展、分类管理、协同高效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市、区人民政府及市直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协同高效;规定了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加强与省级平台信息共享和安全动态监管;公开了适飞空域、管制空域及临时管制空域;细化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登记、识别牌要求、操控员行为规范等;列举了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的行为,如未经批准在管制空域内飞行、违法拍摄涉密场所等;还纳入了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对投保责任保险、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数据安全作出规定。

  搭建智慧平台,鸟瞰全城低空飞行

  记者看到,该《办法》对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将是我市下一步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监管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

  据了解,目前,武汉公安部门正在推进低空监管数字化转型,打造集“飞行态势监控、安全监管”等于一体的智慧监管平台。

  该平台可以在一个综合地图界面上,清晰地看到整个城市的低空飞行情况,包括无人机的飞行轨迹、高度、速度等信息;所有接入平台的设备和系统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一旦发现违规飞行的无人机,只需一键操作,即可采取应对措施。

  与此同时,武汉市公安局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实现低空共享无人机平台。据介绍,未来平台还将对接省级、国家级系统,通过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形成全域覆盖的低空数据网络。

  民警正在搜索违禁无人机。通讯员武龚萱摄

  无人机怎么飞?

  武汉公安发布管理办法解读

  5月19日,在记者采访中,相关负责人还就《办法》中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无人机所有者必须实名

  问:飞无人机需要什么条件?

  答:按照相关规定,在适飞空域内飞行,所有者需要完成实名登记、报送识别信息(微型无人机除外)2个步骤;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所有者需要完成实名注册登记、报送识别信息、投保责任保险、取得操控员执照、飞行活动申请、起飞确认6个步骤。

  使用微型、轻型无人机从事非经营性活动,不要求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不强制投保但鼓励购买保险;从事常规农业无人机作业不要求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该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取得操作证书。

  问:如何确定自己的无人机属于哪一类?

  答:《办法》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俗称“无人机”)按照性能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5个类别。在日常使用中,首先要确认自己无人机所属的类别,因为不同的类别对应的飞行空域、驾驶执照资质、强制保险投保、飞手民事行为能力等管理要求各有不同。

  (小标题)管制空域飞行,要提前一天申请

  问:无人机可以在哪些地方飞?

  答:按照国家《条例》规定,微型无人机适飞空域在真高(即垂直于地面的实际高度)50米以下的,轻型、小型无人机适飞空域在真高120米以下的,无需提交飞行活动申请。但在管制空域内飞行,仍需提交申请,申请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拟飞行前1日12时前,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提出飞行活动申请。

  今年6月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上线后,市民可以通过平台查询管制空域,平台还将面向社会公布临时空域管制通告、飞行活动审批事项、申办流程、受理单位、举报方式,提供飞行风险提示,引导群众合法安全放飞无人机。

  无人机分类表。

  问:无人机分类标准是怎样的?

  答: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是轻型无人机,在国内消费级市场中占比约90%,它的空机重量不超过4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千克,且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100千米/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划分类型的主要依据不仅仅是重量,还要同时满足最大平飞速度、最大飞行真高等要求。例如:大疆MINI系列无人机重量249克,虽然按照重量标准划归微型无人机,但最大飞行高度和速度均超过微型无人机标准,所以该机型划归轻型无人机类别。

  酒后操作无人机也算“醉驾”

  问:怎样确保无人机安全飞行?

  答:当前,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它体积小、飞行高度低、飞行频率高,非常容易发生风险事故。

  提醒:使用无人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地方以及航空部门的相关规定,了解不同类型无人机对飞手民事行为能力和驾驶资质等有关要求,并对飞行器进行安全检查。起飞时,严格遵守空域要求,在合法空域内飞行。航拍时,熟悉掌握环境状况,密切关注信号状况,保障信号连接稳定,避免因障碍物而导致碰撞失控,降低飞行风险。

  同时,严格遵守《办法》规定的行为规范,比如受到酒精类饮料、麻醉剂或者其他药物影响时,不得操控无人机,才能最大限度确保安全飞行。

  违规飞行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问:如果出现无人机违规飞行的情况,将如何处置?

  答:对空中不明情况和违规飞行,公安机关在条件有利时可以对低空目标实施先期处置,并负责无人机违规飞行落地后的现场处置。依法配备无人驾驶航空器反制设备的单位,应当在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从严控制设置和使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拥有、使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反制设备。

  违反《办法》中有关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由公安、市场监管、经济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按照监管职责,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违反《办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办法》详见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长江日报记者陈勇 通讯员杨槐柳 王威 陈龙)

  【编辑:陈明】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