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只要前行 必有累积 “甘金华”的慈善样本解读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10-16 07:46 来源:
【字体:

  (武汉晚报记者 鲁珊 喻敏)

  “你是不是在作秀?”

  “你是不是在作秀?”这是个尴尬的问题。17年的慈善之路不算短,甘金华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也被许许多多的人认识。不断有媒体采访,也不断有陌生人在好奇,也有人直接地问:你是不是在作秀?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不善言辞的甘金华说:“捐款,也许是习惯,别人有急找上门来,不帮总是过不得的;也许还有乐趣,那么多人,因为区区几千块钱,就改变了命运,欣慰总是有的;再或许还有气氛,这么多年来交了一帮圈里的善人,也带动了一帮爱捐的朋友。捐款的习惯,总比打麻将健康吧。”

  甘金华不喝酒,还差不多戒了打麻将。企业家圈里的麻将,不算小,输赢一次,甘金华总会抠门的想,这是多少老人的生活费,是多少孩子的学费。他很是心疼,于是就戒了。

  慈善的动机,是人们无法回避的话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迟毓凯接受采访时分析,人们在开始闷头赚钱时,金钱的累积会导致心生欢喜,但到了金钱不是问题的阶段,快乐不再来自赚钱,而是来自精神层面,比如成就感,或者如何花钱,而作为慈善,给别人花钱更能促进自己的快乐水平。因此,心理学认为,对那些从追求金钱到追求幸福的企业家而言,从企业家到慈善家是他们最终的宿命。

  甘金华不认识迟毓凯,他也不太清楚关于金钱的心理学分析,在他的生活中,生意是顺利的,闲时喝喝茶,打打羽毛球,和朋友一起去捐赠,这样的生活,渐渐变成了习惯。

  爱心与慈善的距离

  前世界首富巴菲特,在2010年偕另一位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慈善中国行,甘金华不太知道。两位著名慈善家在那一年说过,中国慈善刚刚起步。不善言辞的甘金华对此没有太多解读。

  甘金华的救助之路,不太习惯与受助者有长期深入的交往,常常是捐助一结束,接触就淡化了。这可以解读为甘金华并不索求被救助者的个体回报,但也可以解读为,一次富与贫之间的金钱流动,彼此间并没有过多的精神与价值交流。

  接受过甘金华两笔捐款的材料学硕士小汪对此有过深入思考。

  他并不避讳在武汉的几年,见到“甘叔”的时候总会见到记者。但他对记者的采访不但全力配合,且豁达通透,因为他认为这是“甘叔”应得的。

  “那么,你觉得一个捐赠者是不是不该太多曝光呢?”

  “这件事要相对的看。作为外人,你们可以看到很多功利性的东西,但我作为受众,甘叔并没有要求我有任何回报,甚至没有要求我一定要成功,以不负他恩。这让我对社会对生活充满信心。以后我有了能力,我也一定会去帮助别人。”

  小汪反问记者,如果这样的事被宣传更多,愿意加入捐赠队伍的人更多,那不是有更多的贫弱得到改善,更多的命运得到转变吗?

  从结果到动机

  武汉大学政治学教授尚重生,比小汪有更严苛的目光。他说,国内的慈善,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早期,包括武汉市在内,国内大约只有不超过1%的企业家在做慈善。从这个意义上说,甘金华这样的企业家,从90年代中期开始做慈善,且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救助了很多贫困人群,确为不易。

  也因此,在目前阶段,人们看待慈善行为,一般是重结果轻动机。但是,从慈善发展的方向说,我们必须要问慈善的动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巨大的财富都有原罪,这个观念在西方慈善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是被接受了的,所以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巨富,“裸捐”自然而然,符合自身信仰。

  同时,对企业来说,慈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声誉与品牌价值的必然方向,因此,目前世界500强公司80%以上都是在做战略慈善。

  而我们现阶段的慈善,无论捐者、受捐者及大众,就思维方式来看,大都还停留在“你捐出了多少,回报了多少,有什么好处,图了什么,为了什么”的阶段。甘金华的慈善之路便是一个典型,他有当下的积极意义,也有当下的局限性,同时可以反衬出社会环境的矛盾心态。当然,这是一个必然阶段,只是,我们希望它行进得更快一些。

  后记

  2002年,武汉晚报成立帮扶专栏“扶助行动”,此时距巴菲特的2010中国行尚有8年。如今,“扶助行动”的爱心款物从一百多万增长到九千万,帮扶的人群逾11万人次。而如甘金华等一批爱心企业家也正在成为帮扶困难人群的骨干力量。

  在10年的节点上,我们解读甘金华,他是一个普通的慈善者,甚至身上有很多他本人未曾意识到的代表性——我们是从一个切面回顾十多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慈善行为,以及它带来的社会意识与理想之冲击。是的,我们身处初期,但只要前行,必有累积。

  责编:宗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