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全球最难申请奖学金” 首度迎来中国幸运儿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5-12-13 05:41 来源: 武汉晚报 
【字体:

    他们每年能拿48万奖学金上牛津,他们能走进比尔克林顿的朋友圈

  他们将来全都是能领导世界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罗德学者

  12月7日,首届“罗德中国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四名本科阶段就读或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中国学生——张婉愉、任娜瑛、巩辰卓、张淳映,获选为奖学金得主,这也是该奖学金创办113年来首次对中国大陆的申请者开放。中国大陆的首批罗德奖学金获得者将在2016年10月,与来自其他30个国家及地区的罗德学者,一同赴牛津大学完成为期两年的研究生学业,获奖者每年可获得5万英镑(约合487450元人民币)资助。

  罗德奖学金为何最难申请?

  今年3月30日,罗德奖学金的执行单位罗德基金会宣布,自2015年起在中国遴选奖学金得主。

  该奖学金被称为“全球最难申请的奖学金”,每年申请者超过1.2万名,而录取率仅有0.7%,因此还被称为“本科生的诺贝尔奖”。获奖者每年可获得5万英镑(约合487450元人民币)的资助,资助金额将用来支付得主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的学费、食宿、保险、旅行补贴和领导力培训计划等开支。

  评选时不仅注重申请者在学术上的成就,还看重申请人是否有体育、辩论、音乐方面的才能,也包括追求真理的勇气、合作精神及领导才能。

  今年,它首次来到中国,中国也是罗德奖学金覆盖的首个非西方、非英联邦、非英语国家。全国众多申请者中,有600余人进入了初选程序,经过履历筛选和视频面试,16人进入复选,包括12月4日的晚宴和5日的封闭面试,最后选出4名获胜者。

  罗德奖学金在遴选过程中非常注重多样性,因此罗德学者除了共享一些基本特质之外,没有单一的模型。这次进入终选名单的16位候选人就读于十余所海内外高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纽约大学等),来自不同的省份,拥有多样的学科背景。

  罗德奖学金是怎样申请的?

  罗德中国奖学金的申请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本届申请人需在2016年8月前完成国内或国外本科学业,年龄在19周岁及25周岁间,成绩排名必须在班级前5%以内,并在GRE或GMAT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据北大学生张婉愉介绍,报名材料包括3封老师写的学术推荐信、一封课外推荐信及1000字的英文个人陈述。据工作人员介绍,所有申请者需经历三轮考核。初步筛选后,进入第一轮面试的人数达600人。负责第一轮面试的面试官,是世界各著名大学在华的资深面试官,他们尽可能地通过纸质材料和简短的面试问题进行筛选。

  第二轮的面试官则是由全球各地的罗德学者担纲,他们通过视频对申请者进行约半小时的谈话面试,有的申请者还会接受多于两名以上考官的面试。

  最终,进入第三轮终选的16名申请者在上海瑞金饭店,与10名终选评委进行了封闭式的最后一轮面试。

  此次罗德奖学金评审专家委员会共有10人,包括姚明,天使投资人徐小平等人。10位评委都非常重视,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支持并见证罗德奖学金在中国的首批人选诞生的重要时刻,姚明连续评审了14个小时,甚至推掉其他重要的活动,而早在几个月前,他就认真地阅读申请者的资料,对评审过程极为关注。

  罗德基金会主席、罗德学院院长查尔斯·康恩表示,罗德奖学金不希望选择传统意义上的学霸,而是希望选择在体育、艺术等方面都有建树的人。

  罗德奖学金到底有多牛?

  它是教育,更是金钱、人脉……

  1902年,罗德奖学金依照英国矿产业大亨西塞尔·罗德的遗嘱而设立,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首个大规模的国际性奖学金项目。西塞尔·罗德希望在拥有“道德力量”和“领袖本能”的青年人中培养“有公德心的领导阶层”,通过增进世界不同政权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消弭战争。

  一个世纪以来,罗德奖学金培养出了8000多名罗德学者。它的获得者中诞生了40多位国家领导人,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及70多位跨国集团董事长、10多位诺奖得主。

  罗德学者毕业后可获终身校友会籍,“一个终身制的会员身份”。目前5000位在世的罗德学者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前沿,通过国际性的关系网帮助年轻的罗德学者建立事业。

  本报综合消息

  姚明等10名终选评委进行封闭式面试。

  这四位90后牛在哪里?

  12月4日的晚宴,也是面试流程之一。

  张淳映 出生于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拥有经济学与英文双学位,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学位。

  张婉愉 出生于1994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曾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赴斯坦福大学法学院交换,参加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获得团队全国冠军和个人最佳辩手称号。

  巩辰卓 出生于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参加过巴西、英国、美国、芬兰等国的学习交换项目,目前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与信息团队的培训生,在坦桑尼亚工作。

  任娜瑛 出生于1993年,清华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学生,中国青年同伴网络的联合创始人,带领团队专注于性别教育和学术研究。

责编:李春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