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道建筑风格让专家惊叹百年前武汉与世界潮流同步
改造后的中山大道民众乐园段
记者王亚欣 黄师师 鞠頔
本次修复的中山大道38栋老建筑,集合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各种建筑风格,是当时最顶尖的建筑。
“从建筑角度来说,当年的武汉,放在世界范围来看,完全能称作伟大的城市。”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教授谭刚毅说,它们风格多变,紧跟世界潮流,建筑工艺精美,是当之无愧的百年经典。
与同时期芝加哥建筑风格同步
“最早一批出现在中山大道的建筑,多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参与本次老建筑修复的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王晓指着南京路72-80号介绍道,这栋建于1922年的老房子非常精美,为三层砖混结构,立面呈三段式构图,外观庄重典雅,花饰精致,是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离它不远的是汉口总商会旧址,看上去华美大气。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斌说,该建筑主入口的两侧,有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子。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保峰说,中山大道老建筑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与同时期的芝加哥同步。20世纪初期,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发展到“至善至美”,这种风格被带到海外,包括遭遇大火后重建的美国芝加哥以及中国各通商口岸。
1909年,芝加哥市政府委托美国著名建筑师丹尼尔·伯纳姆正式开展以“芝加哥规划”为主题的“城市美化运动”。伯纳姆受命之后,提出“新古典主义+巴洛克”的城市规划蓝图。
汉口在遭遇1911年大火后,城市进入快速复兴,大量欧洲及海外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带到汉口。大量采用石材、中轴对称、罗马柱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遍布在中山大道沿线,形成这条百年老街的主体风貌。
建筑风格多元紧跟国际潮流
中山大道891-903号位于一元路至黄兴路的必经之道,这栋建筑过去并不显眼。修复之后,建筑的立面原貌呈现出来,造型的精美、色彩的丰富,让人有突然冒出来一栋新建筑的错觉。上周末,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不少路过的市民纷纷以此为背景,合影留念。
参与此栋建筑修复的中南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李春舫称,几乎每周都会到修复现场,在老建筑前驻足良久,色彩搭配的大胆,细节的丰富,用材的讲究,甚至当年工人的匠心,都能让人回味良久。
李春舫指着中山大道891号的屋檐说,屋檐四周为粉绿色隔离柱,中间设计为黄色花瓣、红色花蕊的装饰物,这种小清新的“撞色”很少有人用在建筑中。但设计师采用后,让原本厚重的建筑有了轻快、活泼的感觉,即便距今已有百年光阴,也不过时,还越看越有味。
王晓说,有些建筑你很难归类到具体风格,比如中山大道635号的国贸银行汉口分行旧址,将西方古典主义柱头结合中国传统吉祥符号,并简化西方三段式及正立面装饰元素,采用了类似中国椽头的传统装饰元素,形成独创的中西合璧风格。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王晓分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折中主义正在欧美国家流行,折中主义建筑师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法式,注重纯形式美,这种国际潮流也影响了中山大道建筑的风格。
金融中心促使“摩登大楼”兴起
走在中山大道上,你还会发现与现代建筑类似的“摩登大楼”。参与大孚银行旧址修复的中信设计院建筑师丁援说,在大孚银行之前,汉口的大部分金融建筑受西方复古风格的影响,大量采用柱式,但大孚银行舍弃了古典主义的繁复细节。
大孚银行于1936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整体简洁明快,现代感十足。因其率先接受了欧洲新建筑运动的思想,采用了当时西方先进的结构技术,大孚银行建成后曾引起轰动,成为早期汉口现代派建筑的代表。
中山大道上同为现代风格建筑的,多为金融机构。被列入此次修复的中央信托局汉口分局,是当时与汉口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齐名的3座摩登式现代建筑之一。丁援说,这栋建筑是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消柱式构图,强调素面、直线,檐部厚重。1936年建成之时,全城轰动。
在上世纪30年代,中山大道上聚集过20家外国银行和众多本地银行,成为华中最大的金融中心。商家财团往往不惜重金,倾心打造所属金融机构,从而形成了一批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现代化大楼。
这些大楼紧跟20世纪兴起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潮,即强调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注重实用功能,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
老汉口第一家冰饮厂、中国最早钢琴行之一……
中山大道承载近代都市生活
老汉口第一家冰饮厂、中国最早钢琴行之一……
中山大道承载近代都市生活
记者王亚欣 鞠頔
周末到中山大道看场秀兰·邓波儿的最新大片,到和利冰厂买瓶最新款汽水……日前,随着38栋老建筑即将修复完成,中山大道承载市民都市时尚生活的图景呼之欲出。
汉口和利冰厂曾垄断全国冰饮市场
上世纪20年代,如果那时有朋友圈,晒一瓶“和利”汽水,一定会收到最多的“点赞”。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保峰称,和利冰厂旧址在中山大道岳飞街口,是一幢有着漂亮波浪形阳台的小楼。修复这栋老建筑时,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和利冰块”和“和利汽水”,产业非常庞大,当年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冷饮市场。
1891年,英商柯三、克鲁奇合资20万元,在汉口中山大道与岳飞街交界处开设机器制冰厂,名为Hankow Ice Works,中文名字“和利冰厂”,是老汉口第一家机制冰块厂。1920年,他们又在和利冰厂东侧购置土地,创办了和利汽水厂,并于次年开始生产“和利”牌汽水。和利汽水十分畅销,产量最高时达每天2000打。
修复之后,这栋老建筑已还原成当年的样子。建筑立面对称布局,二层局部设有外廊,阳台与窗台均挑出半圆形,整体呈波浪式弧线。站在阳台上,可远望中山大道的车水马龙。
解放电影院影片与好莱坞同步
“观看滑稽大王卓别林最新杰作”。在1927年12月1日的《汉口新闻报》上,这则广告被刊登在最醒目位置。解放电影院设备先进,影片更新与好莱坞同步,有一段时间还专门用于放映外国影片。
解放电影院是此次修复的老建筑。进场修复之初,电影院无论外观还是结构,与当年相差甚远。“虽然结构变化了,还是能从一层宽敞的大堂空间,看出当年电影院的雏形。”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桂学文如此介绍。
修复之后,解放电影院将呈现它本来的面貌,棕色的木质窗户依次排开,灰色外墙端庄厚重。
中国最早琴行保留完好
中山大道885号是中国最早的琴行之一。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教授刘炜在修复三德里时,发现了这栋保留完好的琴行。
据刘炜考证,上世纪初,由英国人BOYACK(译音:波衣也)在法租界边上经营外国乐器,他开办的波衣也琴行是中国最早的琴行之一,也是当时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琴行。琴行以经营钢琴为主,兼营维修、出租等业务。
“其实,当年武汉喜爱西洋乐器,能弹钢琴的人不在少数。”专家称,清末,新学堂里普遍开设了“乐歌课”,西洋歌曲的演唱形式、五线谱、简谱乐理、记谱法以及钢琴、风琴、提琴等乐器,由学堂而逐渐扩展到社会,琴行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几经沉浮,中山大道885号如今依然保留了琴行的使用功能。本次修复中,乳白色的外观被清洗掉,重现出当年红砖外观,远处看格外醒目。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胡九思航拍
复原修建的水塔将成为中山大道新地标
修复只是一个开始
应为优秀 历史建筑建档
改造后的中山大道六渡桥段改造后的中山大道武汉美术馆段,人行道与车行道在此分流
本报讯(记者鞠頔 黄师师 王亚欣)“应该着手为武汉每栋老建筑建立档案,方便以后系统管理。”中南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李春舫建议,在对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的同时,保护性建筑的资料整理录入工作也要同期展开,要为优秀历史建筑建档。
优秀历史建筑建档案除了要有建筑的名称、地址、类别等基本信息外,还应包括建筑的年代、面积、层数、产权、使用单位、使用功能、周边环境、保存状况、建筑特色、历次修缮措施等内容。
李春舫还建议,每栋优秀历史建筑档案还要整理现状照片、历史图片及建筑资料图。这些档案数据最终将全部输入保护性建筑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
“上海、天津在老建筑保护方面的确先行一步,武汉正在逐渐向这些城市接近。”作为曾参与上海南京路中央商场、建业里等老建筑修复的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大道老建筑修复可以看出相关方面下了很大决心、花了很多心思,修复效果很不错。
同时,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武汉保护老建筑的理念也有了巨大提升。比如修复过程中,发现空调外挂机与老建筑整体风貌不符,相关部门专门拿出一笔资金,设置隐蔽位置安放空调。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丁援认为,这次中山大道老建筑修复主要是外立面的修复,如果有更充裕的时间,希望进行全面修复。他期待这次修复工程能够为今后武汉历史建筑的修缮开一个好头。
丁援说,在上海,受到保护的老建筑有1000多栋,修复也有了比较专业的标准和流程。在武汉,列入保护名目的老建筑只有100多栋,各项修复标准还在学习阶段,“对比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造后的中山大道六渡桥段
改造后的中山大道武汉美术馆段,人行道与车行道在此分流
责编:刘思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