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老武汉记忆中少不了"二厂"汽水 现征集老物件得大礼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03-28 22:36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网3月2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钟磬如)寻找老物件,也是寻找城市记忆。28日,长江日报联手“知音号”共同发起“回望百年气度”——和利汽水老物件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与和利汽水相关的故事、老照片、老物件,有关文档和照片可发送至“知音号”官方微信,经采用后,投稿者将得到“知音号”提供的丰厚奖励。

  3月12日,“知音号”第一个IP衍生产业排头兵——和利汽水诞生。当日,“知音号”与汉口二厂联合召开发布会,让100年前武汉人的经典饮品“和利汽水”重出江湖。这款柠檬海盐味汽水,唤醒不少老武汉心中的童年记忆,也引起了媒体人侯红志先生的关注。他自2013年开始研究、收集与和利汽水厂相关的史料、照片。得知此次的征集活动,他向长江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与和利汽水厂创始人之一沃特·休斯·科塞恩的嫡孙四次在汉相会的过程。

和利汽水厂创始人嫡孙四次回汉“寻根”

  侯红志是位50后,对武汉本土的汽水饮料一直怀有情结。他从2011年开始展开对武汉工业遗产的研究,和利冰厂也在其中。“作为武汉市珍贵的工业遗产,和利冰厂、和利汽水厂的历史是武汉工业发展史的一部分。‘和利’的两处旧址至今得以完整保存,也是武汉工业遗产保护的一件幸事。”

  和侯红志一样,和利冰厂创始人沃特·休斯·科塞恩的嫡孙、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文科院院长杰拉德·科赛恩教授也在收集和利汽水厂的相关资料,他四次来武汉“寻根”,试图找到当年祖父、父亲在汉生活的点滴往事。

  2013年9月,科赛恩教授来汉参加武汉大学“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交流讲学,经人介绍找到了包括侯红志在内的武汉文保研究人士,大家一起探访冰厂、汽水厂旧址。

  科赛恩教授来汉后还去了武汉市档案馆查阅与和利汽水厂相关的资料,并通过档案馆,与当年和利汽水厂的合伙人克鲁奇的孙女取得了联系。“克鲁奇的孙女给科赛恩教授发来了几张家族照片,连同教授自己带来的十多张祖父当年拍摄的老照片,为我们研究和利汽水厂提供了珍贵史料。”

  武汉沦陷前夕,创始人曾为被困居民提供饮用水

  科赛恩教授提供的照片中,有四张尤其引人注目。一张照片上有数十名中国老百姓提着水桶,排着长队,等着从一个巨大的方形水箱里领取饮用水。侯红志经过现场比对发现,放置水箱在门前的那栋建筑,就是现在岳飞街26号的“金源旅馆”,即当年的和利冰厂。照片中,几根粗大的水管,从工厂的窗口接出,源源不断地向水箱输送着自来水。现在,这栋和利冰厂老建筑还未列入保护名单。

  据《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五卷)》记载,1938年10月25日,法租界关闭了在周边设立的十五处栅子,隔绝了与外界的交通往来,居民最大问题是生活用水。

  这四张照片中,有三张记录了和利冰厂当时向人们供应水源的情景。有一张记录了法租界霞飞将军路口(今岳飞街)栅栏关栅的情况。这些照片背后均有老科塞恩的手写英文说明。其中“关栅栏”照片说明为:“租界的门在日军来之前会关闭,可以看到很多中国百姓在门外躺在一起。”标明的拍摄时间为1938年10月。“冰厂供水”照片说明为:“我们大门前有一条队伍的人在等水。他们一直从门口排到了对面的街角。人们早上5点过来等水,但是水8点才供应。”时间为1939年10月至1月。

  “1939年10月之后,科塞恩被日本占领军带走送往上海,关进‘交战国非战斗人员’集中营,直至抗战胜利后被释放。此后他回到了武汉,与其妻一起继续经营和利冰厂。直到他在街头被一辆美国人的汽车撞到了头部,处于瘫痪状态。家人后来将他送回英国,1950年,科塞恩在泽西岛去世,时年79岁。”

  据了解,复原后的和利汽水可在“知音号”剧场内购买,此外,“知音号”即将推出花式喝汽水活动,网友们参与“知音号”官方微信推出的线上活动,便有机会赢得和利汽水,尝鲜百年前的和利老味道。

  责编: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