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大学老师辞职到高中教书,一位是清华大学博士,一位是大学副教授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8-10-17 19:5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17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周全)17日,传来消息,在近日结束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武汉女生涂雅欣获得一等奖,进入了23人省队名单。涂雅欣来自武汉外国语学校,是该校“超常教育中心”的学生。所谓的超常教育,就是在认可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学生,对个别学科有特殊的情感和渴求,学校因材施教,“超常教育中心”就应运而生。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在这里,有两位特殊的老师,他们原本是高校副教授、博士,从大学里辞职来高中教书。
  外校来了两名“特殊”老师:清华大学博士、大学副教授
  今年34岁的李吴松2017年来到武汉外校,任“超常教育中心”的信息学教练。辞职前,他在武昌工学院工作了13年,是该校教务处副处长、计算机系主任,已经评上了副教授。在武昌工学院2017年4月发布的专升本招生简章中,所有涉及计算机应用科目考试的专业,给出的参考教材都是李吴松主编的《大学计算机项目式教程》。


  李吴梭教师正在给高一学生们讲计算机课,并为学生们答疑。记者 胡冬冬 摄


  李吴梭教师正在给高一学生们讲计算机课,并为学生们答疑。记者 胡冬冬 摄
  另一名从高校辞职的老师李彬,本科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就读,随后在清华“直博”,2010年到武汉大学做博士后两年,留在武大数学与统计学院当讲师。平时,他主要给大一、大二学生上《线性代数》《抽象代数》等基础课,也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当了3年大学老师以后,李彬毅然辞职进入武汉外国语学校当老师,教数学。


  李彬教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课。记者 胡冬冬 摄


  李彬教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课。记者 胡冬冬 摄
  据了解,“超常教育中心”里有高校背景的老师共有6位,除了李彬、李吴松这两位有正式编制的老师,还有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4位兼课教师。
  大学老师为何辞职来高中教书
  大学教授,既体面又有前途,为何辞职来高中教书?李彬和李吴松都觉得,自己是对教学非常热爱的人,但在大学里,除了需要分出不少精力在科研上,教学中能和学生深入接触的机会并不多。李吴松出身在教师世家,一直对教学怀有热情,但在大学里,每周上两节课,一个学期下来认识不了几个学生。在高校,李彬投入了很多时间在教学上,但一个学期后刚和学生熟起来就“再见”了,师生关系总是比较淡。
  离开高校到高中教书,是收入的原因吗?
  并不是。李彬坦言,在高中,他的年收入和在大学当老师时差不多,但付出的精力远远超过以往。来到外校第一年,李彬就担任了“超常教育中心”的班主任和数学竞赛教练,每天6:00起床赶去上早自习,晚上要等学生们下了晚自习才能回家,到家常常都已经晚上10点。刚换工作的那段时间,李彬的妻子常会抱怨:“大学里明明工作清闲,能顾家,搞不懂为什么要来这里上班。”
  当教练上竞赛课,花费的时间精力也比上一节常规课要多得多。李吴松上一节竞赛课,备课要花费2天的空闲时间,这一年里的节假日,他都在忙着备课。李彬上一节45分钟的数学常规课,备课要2小时,上一届竞赛课,至少需要6小时备课。
  虽然才到高中教书一年,李吴松说他收获了很多快乐。他带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信息学算法,带他们参加竞赛,今年已经有2个学生进入了省队。“大学和中学的教学氛围很不一样,在这里我能体会到‘手把手’教出学生的成就感。”李彬教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还会和他交流、讨论问题,让他感受到了和学生之间的亲密感。
  指导高中生写数学论文 给学校带来研究的学风
  说到平时怎么上课,李吴松用了一个近年基础教育界的热词“翻转课堂”:每节课前他都会让学生自己看一些博客、视频自学,上课时师生共同讨论答疑,启发学生思维。高度饱和的课堂加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率变得极高。李吴松说,他在高校里教《C语言入门》,要教一个学期,用64节课上完,而在武汉外校,同样的内容他只用了10节课就上完了。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一新生刘哲圣,是“超常教育中心”的第一届学生。在他印象里,李彬上课不喜欢“以题说事”——讲题目不是讲解题步骤,而是回归题目最核心的理论,还常常把这个理论的演变历史介绍给学生们。讲“导数”时,因为涉及的部分知识点“超纲”,高中课本上的“导数”定义有几处有些模糊。李彬没有局限于“超纲”问题,把相关知识全都讲解了一遍,让刘哲圣对导数的理解更加深入。李彬也不喜欢搞题海战术,他不用市面上现成成套的试卷,他出的试卷里每一道题都经过了精挑细选,效率很高。
  外校教务主任周本强认为,教育要培养大家、培养科学家,基础教育非常关键,克服当下的基础教育的缺欠,就是需要大学老师这样能站在学科的高处,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科研的精神,形成研究的风气”。刘哲圣高二那年的一个课间里,他和李彬老师讨论数学问题,对数学课本里某处存疑。在李彬的鼓励和指导下,刘哲圣花了一个月时间,写了一篇《对高中教材上关于圆锥曲线在斜二测画法下的重新论述》的论文。虽然这篇论文没有发表,但写论文的过程让刘哲圣受益匪浅:“文中有几处我本来想糊弄过去,但李老师说要严谨,指导我把每个问题阐述清楚,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科研精神。”
  链接:
  外校“超常教育中心”,2015年成立,在武汉的高中里略显神秘。“所谓‘超常’,就是在认可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超常教育中心”主任周本强解释,有一批学生的确学有余力,对个别学科有特殊的情感和渴求,“超常教育中心”就应运而生。中心里的学生都是通过了初步筛选、教练认可的学生,具备竞赛潜质,也渴望在某学科上有更多发展。这些学生集中编为一个班,导师制教学,每天在上完常规课程后再上两三节竞赛课程,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正常参加高考。
  【编辑:祝洁】
  (作者:刘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