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聚焦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6-11 11:33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6月8日,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开展协商座谈。
  会上,通报了我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关情况。2019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812.78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1%,成为支柱产业;旅游接待人数达3.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74亿元,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第三位。2020年12月,武汉市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评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11名市政协常委、委员分别从不同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下为部分委员发言摘要。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上官莉娜:
  制度设计、要素支撑、创新引领
  “三维聚力”推动我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天然互补。我市积极推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武汉模式”。“十四五”时期武汉市文旅融合发展要立足实际、前瞻规划、深度研判、明晰定位。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文旅融合体制机制
  加强文旅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文旅部门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实施土地供应、交通整治、城镇发展、河流整治、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以及非遗、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解决制约文旅深度融合的重难点问题。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专项规划,完善住宿、交通、咨询服务等配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增强武汉文旅服务发展后劲。
  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文化和旅游融合性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加快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构建统筹协调文旅融合的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构建文旅内部以及文旅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优化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文旅产业集群打造、龙头文旅企业培育、品牌项目开发、复合型人才培养、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政策措施。整合文旅资源,优化要素分配,引导优势资源向历史之城、长江之心、黄鹤楼公园、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东湖景区等文旅产业集聚区倾斜,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强化要素支撑,培育文旅融合新动能
  为市场主体持续赋能,鼓励文旅机构与有关企业对接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引领作用,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拓展能力强的文旅融合市场主体。引导成立文旅融合行业协会组织,推动文旅行业标准制定,开展产业咨询服务。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分类分层分众的培训体系,加强对文艺创作、文物保护和旅游管理等领域人才培养,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制定文旅领域高端人才的特殊引进政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创新引领,提高文旅品牌影响力
  增进文旅融合深度,以“保护风貌、凸现文化、适度配套、稳步推进”为目标,加速文旅资源向文旅产品转化。一方面,依托旅游景点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项目,以文化产业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丰富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晴川阁、武汉革命博物馆、中山舰旅游区、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汉口历史风貌区等武汉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推出具有情感共鸣的文化产品和旅游精品。
  另一方面,整合发掘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重点开发盘龙城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本地文化旅游产品,形成融合博物馆、文艺演出、非遗、红色景点等元素的武汉特色旅游线路。
  实施项目融合战略,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文化+”的复合发展“大项目”模式,推进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金融、地产等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从“打卡式”向“沉浸式”、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发展具有武汉优势的新型文旅业态,生成一批市场前景好、文化特色明、辐射能力强、社会效益佳的重大项目。以“大政策”(资金支持等)、“大项目”(国家长江文化公园等)、“大文明”(长江文明等)、“大产品”(知音号、汉秀等)和“大活动”(琴台音乐节、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等)为重要着力点,逐步壮大武汉市文旅产业和相关企业。
  市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凤华:
  讲好历史故事
  进一步擦亮武汉红色名片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武汉红色旅游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迎接和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发挥更大作用,建议:
  讲好历史故事,在红色场馆的现场讲解中,挖掘故事与游客精神相通之处,在游客中唤起情绪,实现教育目的;发掘文学资源,对红色文学资源进行系统发掘梳理,并在景区开展游客诗词记诵或文学作品知识竞赛等趣味性参与活动,丰富游客体验,在体验参与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革命传统教育;打造红色品牌,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对武汉市各级各类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盘点,凝练打造辨识度高、易于传播的城市红色旅游形象。围绕这一形象,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进行整体打造,在各景点和项目之间,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设计之间形成既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相互支撑的合理布局;另外加强区域联动。
  市政协委员、武汉音乐学院音乐系教授孙晓辉:
  深度开发音乐文化资源 打造武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深挖音乐文化资源,适时推出具有武汉特色的音乐文化旅游品牌,对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迈向新高度意义重大,也将成为促进我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建议:
  以音乐为魂串联旅游资源,打造音乐旅游精品线路(湖北省博物馆—汉秀剧场演出—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蔡甸钟子期墓—琴台音乐主题公园、武汉钢琴博物馆—知音号演出),提升文化影响力;以教育为髓保护音乐遗产,提升科教支持力,扩大现有音乐博物馆规模,或是筹建新馆等;以发展为骨完善政策配套,汇聚参与协调力,整合我市金融、文化、教育、旅游、艺术资源,设立音乐产业孵化器,促进人才与音乐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华中音乐谷”,使之成为全新立体式音乐产业园和体验区;创建“知音文化国际论坛”,促进全球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对话,追求文化间沟通交流过程中的和平共处。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潘春旭:
  厚植汉派文化
  繁荣武汉夜间旅游经济


  夜间旅游经济,是指大约从晚上6时到次日早上6时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文化消费活动。消费主体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消费形式以休闲、旅游、演艺、餐饮、购物、健身、康养等为主。建议:
  注重汉派文化植入,加强文化与旅游景点的深度融合,丰富夜间旅游经济发展业态,培养地方特色的夜生活文化。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等延长夜间开放时间;大力引进国际顶级表演、演出、赛事活动。
  推动汉派文化与5G科技融合创新,提升夜间旅游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传播城市文化。确定“江汉朝宗”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为5G夜间旅游经济示范区,范围为江汉关博物馆至长江二桥的沿江大道两侧,主要覆盖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江滩公园。合理规划编制武汉市5G夜间旅游经济发展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武昌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永柱:
  全力推进“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全域旅游示范景区建设


  全力推进“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全域旅游示范景区建设,是彰显文化魅力、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所在,也是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应有之义。建议:
  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以打造全域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诗画黄鹤楼、活力武昌城”为文旅IP,加快推动“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全域旅游示范景区建设。着力打造名楼“大”景区,实施蛇山北坡显山透绿,规划建设黄鹤楼公园北门,加大微循环路网和绿道通廊建设力度,开通旅游公交线,使首义历史文化区片、蛇山自然生态区片、昙华林风貌体验区片、农讲所红色旅游区片、解放路商贸步行区片连点成片、串珠成链,实现空间互通、产业互动、功能互补;全面塑造古城“老”印象,将古城“格局建设”列入市、区城建计划,重点推进武胜门、起义门、汉阳门等城门、城墙意向强化,昙华林、户部巷文化街区品质提升,得胜桥千年古轴建设,长春观至长江大桥“龟蛇锁大江”景观步道打造等工程,让武昌古城可感知、可触摸、可品味。
  黄陂区政协副主席周清萍:
  提升文旅融合核心竞争力
  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黄陂区发挥大都市近郊、大交通枢纽、大山水生态以及木兰文化优势,实施“旅游+文化”战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形成了特色旅游产品集群,不断拓展出产业发展的空间、激发产业发展潜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建议:
  提升文旅融合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驿站,设置全域旅游标识标牌,主要景区全部配建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打造全国最标准、最完善、最全面的导引系统;推进交通标识导引、承载量管控、大屏信息发布、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落地短信宣传平台等“智慧旅游工程”,完善游客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在线预定、网上支付等功能,实现景区、集散中心免费Wi-Fi、通信、视频监控全覆盖;继续实施高速免费、景区向本地居民免费开放、开通湖北旅游、武汉旅游一卡通,节假日向全省居民赠送景区门票等旅游惠民措施,真正让老百姓能够分享全域旅游创建成果。
  市政协常委、江岸区政协副主席曾艳红:
  高质 量打造汉口历史文化中心


  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在2018年1月被评为国家3A景区,是武汉市现存文物类建筑、优秀类历史建筑和里分民居保留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高质量打造汉口历史文化中心建设,建议:
  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切实保障汉口历史文化中心建设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健全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汉口历史文化中心建设的创新创造活力,把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改造保护利用,采取引入特许经营、股权合作、服务购买等合作模式,进行改造试点,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固化一个,持续滚动片区推进;抓牢“文化+旅游”这条主线,激活汉派文化、里分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基因,重新注入创新产业动力和国际时尚元素,将汉口历史风貌街区打造成长江文明中的主轴。
  汉阳区政协副主席王天发:
  加快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建设
  助推打造国际交往中心


  大力整合文化资源,多维拓展承接载体,全面推动琴台片区提档升级。建议:
  以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将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武汉客厅”“国际名片”。尽快明确龟北至南岸嘴区域上位规划。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现有生态格局,打造地标式生态景观形象。集中布局文化展示和交流场所,举办世界级文化活动,汇聚高水准文化相关产业,形成国际文化交往高地。
  积极把握武汉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契机,将琴台片区纳入两江四岸旅游总体策划,在市级层面整合挖掘古琴台、晴川阁、龟山等区域内文化、旅游与土地资源,设置游客集散中心,进行整体打包策划。把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打造5A级知音文化旅游区及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创产业园区。
  江汉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其新:
  融合本土文化特征发展文创产业
  面向世界印制“武汉名片”


  文创产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新动力,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有效补充。建议:
  利用产业集群效应,融合武汉本土特色和文化特征,稳定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创产业体系,面向世界印制“武汉名片”;重视文创产业的衍生品市场,抢住机遇发展文创经济;接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聚焦产业发展,联合在汉高校加强文创人才的培养;深耕资源潜力,打造精品项目,形成品牌带动效应,形成领头雁效应。
  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蔡新元:
  以“长江国际灯光节”为抓手
  持续推进武汉夜游发展


  为带动夜间消费经济、推动地域旅游经济发展,建议:定期举办“长江国际灯光节”,推动长江灯光秀进行全面升级。
  结合长江文化,对长江灯光秀光影动画加以内容更新与技术优化,建立“长江国际灯光节”的节庆性创新形式,提升设计视野,保持时代热点的先手性,勇立潮头,有效对长江国际灯光节实现内容品质升级。
  “长江国际灯光节”将通过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将艺术与旅游相结合,利用数字媒体手段构建城市景观旅游带,整合城市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活态博物馆,以标志性建筑和公众广场为空间原点扩散,以高新信息交互显示技术为终端,以声光电交融的新媒体艺术为表现手段,将两江四岸打造成一个立体多层次、各片区联动的大型开放式媒介。
  宣扬城市文化,将“武汉长江国际灯光艺术季”打造成为全球聚焦、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艺术季,推动武汉夜色经济,进一步增强武汉旅游的吸引力,塑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旅游新形象。
  产业效益上,“长江国际灯光节”促进周边酒店餐饮等方面消费增长,并带动区域照明产业的长足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
  市政协委员、湖北云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骥:
  整体提升东湖品牌核心竞争力
  使东湖成为全天候闪光的“东湖明珠”


  白天游东湖就如人在画中行,已是众口皆碑。但东湖内的休闲娱乐项目已无法贴合现在游客的游览和审美的多维度需求。特别是夜游产品,目前仅有沙滩浴场、东湖游船、观光车等基础配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缺乏核心的品牌产品。建议:
  相关部门组织挖掘提升楚文化、东湖文化等的内涵,整合东湖夜游资源,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打造高品质岸线灯光秀、荆楚文化美食茶饮市集、特色水上夜游体验区等业态;协调支持引进国内国际实景演艺团队,结合东湖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地标性现象级实景演艺项目,成为东湖夜游文化拳头产品,每年可多吸引游客约30—40万人次,带动近亿元的旅游收入,整体提升东湖品牌核心竞争力,使东湖成为武汉市真正的全天候闪光的“东湖明珠”。
  (撰文:杨运 摄影:苗剑 策划: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