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传说、杖头木偶戏—— 两个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汉味十足
长江日报讯日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汉市申报的武汉大禹治水传说、武汉杖头木偶戏、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及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榜上有名。
11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和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寻访两个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江城印记。
大禹在武汉留下治水传说
禹碑亭。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武汉依水而立、与水共生,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汉阳晴川阁,东濒长江,北依汉水,与龟山相连,与莲花湖、月湖相邻。独特的山川地貌、自然景观,衍生出众多民间文学。而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
步入晴川阁景区,绿树掩映、曲径通幽,沿石阶而上,一座朱漆彩绘的古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禹稷行宫。“大禹文化博物馆是由晴川阁、禹稷行宫等主体建筑及禹碑亭、赑屃碑、荆楚雄风碑等附属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馆内及周边景点大多与大禹治水传说相关,是武汉地区大禹文化遗存及传说最为集中的地方”,博物馆馆长刘国斌介绍。
禹稷行宫原为南宋时始建的禹王庙,清代重修,为清代木构建筑。大殿中央立有玻璃钢材质的大禹雕像,背衬《禹迹图》。禹功矶是晴川阁主楼之下的巨大矶石,相传为纪念大禹的功绩,后人将此矶命名为禹功矶。此外,晴川阁、禹稷行宫、朝宗亭等建筑也是历史长河中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自春秋战国以来,在湖北各地流传甚广,大禹文化博物馆对传说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收集,龟蛇锁大江、灵龟镇怪化龟山、大禹治水收赑屃、禹青飞帽堵洪水、大禹贮粮米粮山、禹种殿前柏、忽必烈正名禹功矶、总督寻宝镇水怪等传说故事得到了整理。
近年来,程涛平、黄国华、张引娣等传承人发挥口头传承作用,相继进街坊、进社区、进学校,向游客、居民、青少年讲述武汉大禹治水传说。
杖头木偶七代传承再迎春天
武汉人艺演员与木偶合影。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众小鬼簇拥中,身着红衣的钟馗猛亮相,眼射绿光、口喷火焰……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临时排练厅中,木偶中心年轻演员们手托木偶、正在排练新戏《钟馗嫁妹》。10多分钟的演出片段移植于汉剧,演员的身形步法、曲牌配乐等也与汉剧中一样。与常见的木偶戏中演员隐身不同,这个演出中演员就在台前,一举一动、表情眼神,观众一览无遗。
“传统戏曲题材曾经是杖头木偶戏的主要内容,这是我师傅10年前创排的戏,如今我们把这个一度断开的传统接续上”,木偶中心主任庄源介绍说。
武汉杖头木偶戏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它与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地方剧种、曲艺文化紧密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它的剧目题材源于地方,大都根据地方民间故事改编,表演风格细腻生动,以“细腻传神、惟妙惟肖”为核心的表演体系,强调人偶合一,首创的楚舞《长袖舞》,人偶甩动四米长的长袖,翩若惊鸿,充分展现了木偶戏的艺术魅力。运用的木偶神韵天然,体现出轻便、细腻、灵巧、传神的艺术特点。服装用料讲究,大量融入武汉地域刺绣“汉绣”的特点。
“武汉木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160年,我是第六代传人”,庄源介绍。2015年,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专设武汉木偶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努力恢复传统经典剧目,创排新剧目,近年他们推出《少年孔丘》《罗汉传奇》等大型原创剧目,荣获国内各项大奖。
木偶戏的传承、传播和保护利用也得以加强,武汉市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武汉木偶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剧院积极送戏进校园、进社区,平均每年演出近百场,观众数万人,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演出武汉杖头木偶戏。
“木偶戏演员的培养尤其难,第一年练举功、第二年练捻功、第三年才能演小节目”,目前,木偶中心的第七代传人经过6年的学习,也即将出师。
6月11日,2021年武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楚河汉街开幕,非遗传承人秀绝活,吸引游客参与互动。
(长江日报记者冯爱华)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