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以碳排放为抓手,加快高质量发展丨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7-16 22:09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7月16日上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相关仪式在北京、武汉和上海同时举行。从此碳排放权在中国有了统一价格,这种市场机制最终将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将绿色发展落到实处,并推动中国履行向国际社会作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
  将碳排放权放到全国统一的市场上交易,就是要形成碳排放权的统一市场定价机制,彻底改变过去企业零成本耗能、零成本碳排放的局面。长期以来,企业对能耗、碳排放是没有概念的,视之为生产与产品的当然成本,并不在乎这种成本的高低。现在碳排放权有市场价格了,企业依理性就会认真对待甚至斤斤计较了。
  碳交易有一个前提,就是国家给各个地区设定碳排放量,各地再将指标分配给相关行业企业,碳排放权实质就成了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目前被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是发电行业企业,达2200多家。企业如果减排,多出的指标可以卖掉,而指标不足的企业只能到碳市场花钱购买。客观效果就是鼓励减排,推动绿色发展。
  据实证研究,碳交易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明显作用。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开展的一项比较研究,我国7个前期碳交易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相比,试点地区大气能见度有较明显改善,原因是企业应用了节能减排技术,达到了减排的目的。比如在广东碳交易活跃起来以后,省内大气能见度提升了约4%。
  碳交易还可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在走过三个减排履约周期后,欧盟煤炭、石油生产量大幅下降,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能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受到减排目标的压力,制造业纷纷向可以减轻传统能源依赖的制造服务业转型,欧盟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19.8%下滑至2020年的13.6%,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1991年的59%爬升至2020年的65.8%。
  根据研究,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成交金额将达到约60亿元。“十四五”期间,还将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其他数个高耗能行业,相关交易规模有望达到数千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碳交易本身不是国家设立碳市场的真正目的。
  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的根本目的是履行节能减排的大国责任,以碳排放为抓手,加快我国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又可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际贸易转型背景下,我国坚持制造业立国,设立碳交易市场,正是应对国际贸易转型前景的一着先手棋。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