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为白血病患者创造希望!协和医院博士后坚持把科研与临床相结合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9-14 10:3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讯(记者吴曈、章鸽 通讯员李娜)日前长江日报推出“江城博士后风采录”系列报道通过聚焦一批在汉博士后展现武汉不断升级的人才吸引力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今天推出第二篇▼

  智“汇”武汉

  江城博士后风采录②

  华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唐露:

  在汉求学10年,坚持把科研与临床相结合

 

  【人才名片】

  唐露,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致力于血液肿瘤及免疫治疗研究,先后获批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第6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年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岗位等项目。

 

  坚持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

  为患者服务

  “在临床中做科研,在科研中所得到的成果又要运用于临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胡豫教授的言传身教,唐露一直铭记在心。

  2012年,唐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去年,又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后,在血液病研究所开展血液肿瘤及免疫治疗研究。

  在人潮拥挤的协和医院,综合楼10楼的血液病研究所内,每天有多位研究员在这里开展项目研究。作为全国血液肿瘤治疗研究领域单位之一,多年来从事恶性血液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研究,目前在血液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领域承担数十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培育了优秀的学术和医疗团队,产出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胡豫教授的教导下,唐露也坚持“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临床工作和人才培养更为重要”的成长理念,在研究中更多地结合具体案例,特别是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疾病方面,努力为许多复发难治性肿瘤患者创造根治的希望。

  身份改变初心不变

  承担更多创新研究课题

  去年博士毕业后,是直接进临床,还是继续攻读博士后?唐露也有过犹豫。

  “在医院和导师的支持下,我还是选择了继续作临床医学研究,希望能够取得更多创造性、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服务。”一年多以来,唐露的博士后工作获得了广泛认可,先后入选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

  从博士到博士后,唐露学习、工作的地点并没有发生改变,身份和心态却有了一些不一样。

  “尽管还是跟血液打交道,但是作为博士后,需要肩负更多创新性、重难点攻关项目研究的任务,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唐露说,目前自己还需要带领几位硕士生开展一些课题和项目研究,“自己要更快成长,为团队多作一些贡献”。

    培育创新土壤

  博士后工作站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

  求学十载,唐露对武汉有着浓浓的归属感。

  “一直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工作,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非常亲切。特别是科研平台的打造以及鼓励支持政策的制定,让博士后们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唐露一样,正在武汉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已达数千人。

  为支持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武汉围绕“人才链”完善“服务链”,出台《武汉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发放建站资助、项目启动经费、博士后生活津贴、安家补助等,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成为吸引博士后工作站人才进站的一大“筹码”。

  唐露认为,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加入博士后工作站开展更加深入的理论+实践研究,对于博士生而言是更好的选择。“武汉市和医院都有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政策,让我们在做研究的同时,免去了后顾之忧。”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