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田里去!华农教授带他们看油菜花田、测农药残留
长江网讯(记者刘远航) “小米其实是从狗尾巴草驯化而来的,科研人员执着于研究栽培新的农作物,也算是体现了人类对美食无止境的追求。”4月16日,武汉生态环境志愿观察之观“田”活动上,武汉生态环境首席志愿观察员、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汪波不仅准备了农业知识科普讲座,还带着志愿者们走进试验田,近距离观察了解农作物。
汪波以“食用油安全与环境安全”为主题做科普讲座。通讯员罗思宇 蔡昕炜 摄
“人们追求美食,所以不断创新”
讲座一开始,汪波就给志愿者们现场提出了几个问题:农作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人类喜欢美食,那什么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肖高东 摄
“农作物是有遗传缺陷的植物。很多人不知道,玉米的祖先是墨西哥大刍草,小米是从狗尾草驯化而来。”汪波选的这个有趣的案例,勾起了志愿者们的兴趣。他介绍,至今发现地球上大约有35万种植物,但人类只利用了超过5000种,栽培了约1500种,大面积栽培了约200种,中国种植的作物约600种。
“人们追求美食,所以不断创新,去栽培、育种、驯化植物。同时我们要知道,粮食安全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这背后也承载了无数科学家的努力和心血。”汪波说。
“这片试验田将成为学生们的毕业作品”
汪波为志愿者们现场讲解农作物的生产过程。通讯员罗思宇 蔡昕炜 摄
科普讲座结束后,汪波带着志愿者们参观华中农业大学内的试验田,他指着一片油菜花田说:“它是学生们学习、研究的平台,学生们毕业作品的数据很多都会来自这片土地。”汪波告诉长江网记者,为了避免外部因素破坏科研数据的客观准确,学校还为试验田安装了防护网,以防止鸟类的侵扰。
活动现场,汪波讲解了化肥的使用方式和作用:“农作物想要高产,离不开化肥的合理使用,只要把握好施肥的时间、位置,找到最恰当的时机,农作物产量就能明显提高。当然,除了关注产量,我们还要讲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亲手试一下能够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试纸”
农作物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化肥、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外源物质,但这些物质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
志愿者们亲自试验农药残留检测试纸。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肖高东 摄
华中农业大学的田瑞丰告诉记者,国际上用于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种类繁多。酶联免疫法是一种以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反映农药残留的生化检测方法,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操作简单的优点。
“今天就让志愿者们亲手试一下,这款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农药残留快检特异性试纸。我们主要利用试纸对几种常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步骤包括:样品切碎、称量提取、层析、试纸条摆放、手机拍照检测、照片上传、结果判读几部分。”田瑞丰说。
亲手实验后,志愿者龚建国感叹道:“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农药残留几分钟就能测好,这也说明我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生态环境的发展。向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编辑:朱曦东】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