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到2025年,武汉将建成儿童友好公园5个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3-05-28 17:3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今年4月,武汉成功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实上,对儿童友好的城市对所有人都友好。

  5月27日下午,“2023湖北·武汉儿童友好城市论坛——儿童友好的环境建设”专场活动在武汉解放公园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城市公园、中小学校、文化机构的代表们围绕“儿童友好环境建设”主题畅谈经验、共谋新篇。

  以儿童为中心

  提出“5个友好”维度

  活动现场。孙大卫 摄

  什么是儿童友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儿童友好”定义为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5个维度的友好。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关涉托育、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身安全、福利保障、交通出行、城市空间、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而建设的过程彰显出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

  作为湖北省首批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的城市,武汉正在加快建设便捷、适宜、安全的儿童成长和生活环境。其中,将重点规划建设提供儿童学习、游戏、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科技体验等寓教于乐的儿童活动场地设施,拓展亲近自然的户外空间,加强城市空间和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

  活动现场。记者何晓刚 摄

  “努力缔造儿童友好的公园绿地环境,让儿童在家门口就有亲近自然的快乐,帮助他们避免‘自然缺失症’,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张海磊介绍,公园的发展新理念是“全龄友好型公园”,要让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都能拥有更好的游憩体验。关于儿童友好方面的设施和服务也将列入“精致公园”的考核要求,让公园绿地成为儿童宜赏、宜学、宜乐、宜游的公共空间。

  儿童友好空间

  在武汉逐渐增多

  “天然氧吧”解放公园。邹幼勤 摄

  在武汉伢朱开祺的眼中,儿童友好城市是美丽和谐、畅所欲言、亲切友善、缤纷多彩的,就像武汉一样。

  “在菱角湖公园荡秋千、玩弹簧马,在解放公园捉昆虫做笔记,去郊野公园和花斑副沙鳅、小鷿鷈交朋友,在汤湖公园的荷塘边参加夏夜诗会……”活动当天,朱开祺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儿童友好空间——公园绿地。回归自然,他表示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作为湿地小卫士,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积极参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环保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江岸区惠济路小学学生、优秀湿地小卫士朱开祺。记者何晓刚 摄

  以儿童真实需求和行为特征为基础,依托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武汉正在系统构建儿童友好的空间规划体系和活动圈层。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规划建设处处长黄河介绍,目前全市儿童友好公园及相关设施还存在数量不足、创意不足的问题,有的儿童游戏空间缺乏挑战性和冒险性。结合实际情况,该局正在编制《武汉市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指引》,内容包括儿童友好型公园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下一步将建设儿童专类公园,新改建综合公园、口袋公园等绿地中儿童活动场地及设施,增加儿童游憩场地的创意和近自然性,提升品质。”黄河表示,还将加强儿童文化特色服务,创新开展公园文化季、公园大课堂、自然教育活动,努力增绿、提质、优服务。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规划建设处处长黄河。孙大卫 摄

  据悉,到2025年,武汉将建成儿童友好公园5个。目前硚口区丰美路与新墩路交会处、高新区高新大道湖口地铁站C出入口前区两个地块将规划建设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武汉的公园基本上都结合不同的儿童年龄段需求,配备了相应的活动空间和配套设施,如沙池、滑滑梯、轮滑场、球场。还有很多公园定位成了“儿童友好型公园”,如水果湖儿童公园、沙湖公园、菱角湖公园、岱山村游园等。

  让儿童在城市绿地

  从“奔跑嬉戏”到“观察创造”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姚崇怀。记者何晓刚 摄

  在解放公园这样儿童喜欢、全龄友好的场所,一起讨论儿童友好的环境建设,更容易碰撞出好的想法和建议。

  当天的论坛活动由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姚崇怀主持,在他看来专家、代表们以政策规划做引领,以研究思考做支撑,以文学艺术做压阵,贡献了不少“金点子”。他说:“今天的研讨论坛真正做到了题材多样、文化多元、思考多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对武汉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大学副教授庞静。记者何晓刚 摄

  湖北大学副教授庞静认为,城市绿地是儿童终身学习的场所,而建立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是二十一世纪的首要任务。公园绿地的自然教育活动不是简单地把课堂“搬”到室外,应该有更丰富、多元的呈现形式,通过项目式学习、多学科融合,既要体现自然和人文,也要具备科学性、趣味性。

  江岸区惠济路小学校长陈冬力。记者何晓刚 摄

  城市是课本,自然是老师,从校园到公园,自然生态环境让儿童成长空间更友好。江岸区惠济路小学校长陈冬力表示,每年全市有30万中小学生走进公园、湿地,打开自然的绿色课本。武汉能否通过计划用地、建筑设计以及公共教育将城区中的一些空间转化成野生生物栖息地、基因多样化的自然走廊。为野生小动物营造更多撒野的栖息地,为儿童玩耍和居民社交提供一个野生的、绿色的、机动车禁行的场所,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观内涵,让保护自然的行动更坚实有力。

  作家诗人阿毛。记者何晓刚 摄

  如何让公园绿地成为高质量的儿童友好空间,让儿童从“奔跑嬉戏”到“观察创造”,作家诗人阿毛认为应该让儿童作品走进更多公共空间。阿毛说:“将儿童创作展示到公共场所,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和自豪感,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并认可他们的成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让更多人知道儿童艺术的重要性,理解和关心儿童的创意世界。”

  秦晴在论坛作分享。记者何晓刚 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秦晴,结合《武汉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共享空间设计导则》《武汉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引》的编写工作,以武汉市儿童友好社区为例,给大家分享了多世代的绿色共享空间营建途径;市社科院副研究员曹莹以“儿童心理学与景观设计”为题,交流了她对中国儿童心理现状、影响儿童心理的主要因素、景观在儿童心理康复中的使用、景观设计时应考虑的儿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市社科院副研究员曹莹。记者何晓刚 摄

  当前,武汉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已建成公园800余座,正高质量迈向“千园之城”。武汉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也因儿童友好而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长江日报记者舒筱 通讯员孙姝 赵聪颖)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