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周庭怿 通讯员武经宣) 记者从武汉市经信局获悉,武汉市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典型应用案例发布,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等领域融合应用的19个案例被甄选出,代表目前我市“人工智能+制造”领域兼具创新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的最新应用。
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典型应用案例名单。通讯员 供图
此前,市经信局组织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典型应用案例征集遴选活动,旨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遴选出的案例聚焦生产经营、基础研发、节能低碳等方面,以其示范性强、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场景优势,促进全市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迭代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AI焊缝跟踪机器人、AI视觉检测、基于AI的自动化合成实验室......记者浏览案例发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已经在生产、管理、研发等各环节融合,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华工科技“基于工业大模型的智能焊缝引导与识别检测系统”,通过大模型让智能焊接“速成”,人工智能在毫秒间生成精确路径,视觉引导机械臂进行高精度焊接。武汉智化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合成实验室”则是将人工智能与化学大数据深度融合,降低试错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
据介绍,19个案例中,有不少正在行业推广。如武汉华星光电的自动缺陷检测技术,在武汉工厂最早试水后,已跨界复制到其他行业。AI智能过滤槽技术在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武汉百威工厂应用后,还在该集团在国内的26家工厂里进行复制。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制造业城市,在联合国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中,武汉涵盖其中的38个工业大类,同时,武汉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武汉有条件有担当要先行先试。下一步,武汉还将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场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迭代升级,以“智”为“制”提“质”。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值班主任 陈琦,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