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7日 “师傅,这把伞登记一下就能带走使用!”春寒料峭,在江岸工会户外职工爱心驿站,工作人员从雨具架上取下一把雨伞,递到环卫工人老周手中,耐心地指导着登记流程——这样的暖心场景,今年将在武汉更多呈现。
27日记者从武汉市总工会十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获悉,2025年,武汉市将完成500家智能化驿站建设,打造15家“群团协同”驿站综合体,保持1000家以上驿站的运营规模并完善服务功能,实现服务功能“15项+”。
据悉,服务功能“15项+”是指政策宣传、休息、饮水、热饭、如厕指引、手机充电、冰箱或制冰机、理发、应急药品、小维修工具、针线包、雨具、一键入会、爱心互献、法律援助指引等15项基本服务内容。
武汉现有千余家工会驿站,这里不仅为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基础的政策咨询、舒适休息、清水解渴、加热饭菜、便捷如厕等服务,部分有条件的驿站已逐步增设了手机快充站、应急药品箱、维修工具箱、针线包、一次性雨衣雨伞等物品。2025年,各级工会驿站还将定期举办爱心义剪、法律援助和爱心互献日等活动,服务正在提档升级。
“工作忙起来就顾不上理发,有时过来碰上义剪活动,别提有多方便了!”外卖员黄平告诉记者,爱心义剪是他最期待的服务之一。此前,他曾在武汉市户外职工爱心驿站理发,还是荆楚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岳汉桥亲自操刀,剪出的头型清爽又利落。
武汉市户外职工爱心驿站是我市首个开展常态化爱心义剪的工会驿站,活动于每月20日14时至17时开展,如遇休息日,则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开展。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工会驿站延伸暖心关怀触角,用服务模块化升级破解户外劳动者“补给难”的痛点,“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流动的车轮回归地面贴心的家”。
(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叶立波 贺鹏)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