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寻访武汉AI新势力︱AI10秒“写”病历,已在全国5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上岗”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3-27 19:0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7日讯3月27日,在武汉某三甲医院心内科诊室,医生与患者问诊时,无需操作电脑,眨眼间,一份准确的门诊电子病历便自动生成,让医生有更多精力为患者耐心诊疗。

  员工正在培训。可以看到,企业员工非常年轻。(企业提供)

  这款AI生成式电子病历,不仅能够精准识别普通话,还能支持全国23种方言,哪怕患者因为紧张、病情等原因表达得“前言不搭后语”,它也能精准捕捉关键信息,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整个问诊过程;还会给医生提供鉴别、诊断建议、处方建议、检验检查建议等。

  这一工具,由湖北福鑫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研,如今已在全国5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上岗”。

  创始人吴笛是一个跨界青年,他曾在美国戴尔、华为负责战略投资,发起戴尔风投平台,投出多只独角兽。首次创业后,成立的第一个公司被阿里巴巴部分收购。第二次创业中,他又专注医疗信息化,开发出了针对医疗产业的软件开发定制平台。

  Fusion医助大模型已经成了临床医生的小助手。(企业提供)

  2022年,ChatGPT3带火了生成式AI。吴笛体验后,意识到人工智能工具潜在商业机会,决定全面进军AI医疗。

  AI+医疗方向众多,吴笛却选择了看似不那么“酷炫”的AI生成式电子病历。他说:“从市场和技术综合考虑,电子病历市场容量大,潜在价值可达百亿美元,实现虽然有难度,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有机会触达。对中小企业来说,做难度合理但价值更高的事,更容易存活。”

  在武汉某三甲医院信息科,吴笛就遭遇了直白质疑:“你们和那些只会写诗作画的AI有什么区别?”吴笛没有争辩,直接打开电脑演示:系统自动抓取患者入院病历、检查检验单、病理报告等信息生成首程病程记录,医生稍作修改即可。

  最终,系统在这家医院试用期间,病历书写效率从5分钟缩短至10秒,准确率高达95%以上,医院病历质量提升了80%。越来越多医院主动寻求合作,医生们也从怀疑转为依赖。

  企业参加展会。(企业提供)

  吴笛将“垂类模型”的部分场景比作“Low hanging fruits”(低垂的果实)。他解释,创新界常用这一比喻形容较容易实现、成本低、风险可控的目标。在AI发展初期,通用型大模型虽诱人,但开发成本高,被大公司争先抢夺,而垂类模型和智能体才是中小企业的机遇所在。

  据介绍,目前企业蛰伏研发了两年多,已发展至150人,员工平均年龄32岁,其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5%,甚至组建了临床团队,聘有自己的医生。企业基于Fusion医助大模型,今年还将推出AI主动健康管理平台等产品,预计销售额较去年将增长200%左右。

  (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经宣 王少雨)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