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8日讯“身为志愿者,我们将接力为退役军人、困难群众等群体持续服务,开展解难帮困、扶持助力活动。”28日,记者从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近日,抗美援朝女战士赵淑芬安葬仪式在九峰山革命公墓举行。东西湖区老战士行动团的退役军人代表来到现场缅怀,并发起一场“特别行动”。
赵淑芬。通讯员供图
赵淑芬生于1930年,1950年12月,20岁的赵淑芬报名参军,入伍后成为一名卫生员。1951年3月,赵淑芬随部队跨过鸭绿江。
老人生前留下的回忆资料提到,一次,赵淑芬和班长去院部开会,路遇敌机轰炸,她与战友合力把伤者抬往抢救室救援,“幸运的是敌机扫射完后没有返回来,否则我们可能就永远留在朝鲜的国土上”。
伤员被从战场上抬下来,需经检查和治疗再转运至后方医院。担架有限,矮小瘦弱的赵淑芬也要背伤员。为了争取救治时间,卫生员们常常连续几天连轴转,大家晚上急行军,白天将雨布铺在地上,背靠背坐着休息,赵淑芬两次荣立三等功,并火线入党。老人的女儿赵冰告诉记者,战场上条件艰苦,母亲得了严重风湿病,每个手指都是弯曲的。
赵淑芬的丈夫赵英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因病逝世。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工作人员来到赵淑芬家中收集展品。
去年7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联系到赵淑芬,表示要为展览馆征集展品,老人欣然同意,赵淑芬说,“这些物件见证了我的一生,希望它们激励更多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革命传统”。
赵冰也是东西湖区老战士行动团的成员,行动团一直开展教育、关爱青少年工作,曾入选全国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行动团常务副团长李定胜说,“把老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是对她最好的告慰”。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吴波 彭宏霞)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