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江岸区9个项目基地被命名为武汉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其中,江岸区业余体校羽毛球、乒乓球、篮球3个项目基地获评为优秀基地,成为全市获评优秀基地最多的城区。
在四年前的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江岸区代表团一举获得青少年体育类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首次收获市运会“大满贯”。近几年来,江岸区不断深化体教融合,优化训练模式,健全培训体系,持续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发力,巩固领先地位,打造武汉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高地。
持续发力,九大基地构成人才培训“矩阵”
江岸区七一恒温游泳馆是市体育局命名多年的市级游泳基地,曾走出了军运会和全运会双料冠军陈洁等一批优秀运动员。3月31日18时左右,七一恒温游泳馆馆内水花四溅,20余名孩子在教练带领下进行着最基础的腿部打水训练。
教练袁桂英介绍说:“这些都是我们游泳馆长训班的孩子,年龄在7—12岁,最小的只有5岁半,都来自附近的小学。他们通常在放学后来这里练习游泳,每周会来2—4次,每次训练大概一个半小时。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游泳技能,不少孩子可在6分钟内游完200米,已达到了通过体育中考的水平。”
据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江岸区已创建了篮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摔跤、棒球、武术套路、击剑等9个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基地,被市体育局授予市级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2—2024年,江岸区业余体校还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江岸区业余体校校长高锋说:“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既是竞技体育的人才工程,也是群众性体育的塔基工程,这些年,江岸区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竞赛检验、社会资助等多种措施,逐步建立起了符合竞技体育成长规律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同时优化了后备人才梯队结构,不仅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还为各级专业队和大专院校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目前,9个市级基地构成了江岸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训‘矩阵’,将源源不断地为江岸区和武汉市培养输送体育苗子。”
精心布局,从小学到俱乐部青训已成体系
长江日报记者近日探访位于七一愠温游泳馆楼上的江岸区业余体校羽毛球培训点时看到,孩子们正在教练指导下认真训练,来自长春街小学一年级的唐诗宸反复进行着发球、高远球和步伐训练。
“注意肩部放低,手稍抬高一点……”在教练的指令声中,唐诗宸不停修正着动作,一板一眼颇有些专业范。她说:“我很喜欢打羽毛球,每次来能跟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很开心,已经练习了半个学期。”
教练芦丽娜介绍说:“我们这里能被授牌为市级优秀基地,首先是专业性。我们专注于为孩子提供最专业的技能培训,所有教练员都有专业运动员背景,并持有国家认证的专业教练证书。其次,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选材和训练体系,与周边小学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随时可以将有天赋的孩子纳入人才库,然后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训练,循序渐进帮助他们提高水平。”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升区域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江岸区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两大任务,巩固和拓展学校、业余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三大阵地,构建和完善健康促进、青训、竞赛三大体系。目前,江岸区已创建了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2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4所、省级体育菁英培养基地2所、市级体育传统学校19所、区级体育传统学校19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12所、市级足球布局学校28所,并成为全省首批体教融合示范区。在依托中小学和青训基地的同时,江岸区还成立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积极性,让更多适龄青少年有了参加比赛、积累经验、提高水平的机会。
赛事赋能,以赛促练选拔后备人才
竞赛是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和训练的重要杠杆之一。近年来,江岸区积极组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既磨炼了青少年选手技术技能,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江岸区还依托“大江金岸”杯篮球、足球、羽毛球联赛及校园足球联赛,打造区级品牌赛事矩阵,激发青少年运动热情。
通过“参赛+办赛”双轮驱动,江岸区拓宽了青少年体育人才选拔渠道,为各年龄段梯队建设奠定了基础。
2023—2024年,江岸区业余体育学校羽毛球基地实现赛事荣誉三级跳:在2023全国U系列羽毛球比赛U12—U14(北方赛区)上获得14岁男子团体第三名;在2023年湖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6金3银5铜以及男子团体、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在2024年全国U系列U15—U17总决赛中获得U15男子单打第五名,在湖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团体第二名、
女子团体第三名;在2024年市级赛场斩获5金2银2铜。肖屹山、杨子锐还入选了羽毛球国少集训队。
与此同时,江岸区业余体校乒乓球基地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4年乒乓球全国少年精英赛(南方赛区)团体第三名;在2024年湖北省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了不同年龄组的团体冠军、单打冠军等优异成绩;在2024年武汉市青少年运动会中荣获8金,位列金牌总数第一,团体总分第二。
同时,江岸区输送的顾浩然、刘昊霖帮助武汉队获得2024年全国少儿乒乓球总决赛团体亚军;一位队员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精英系列赛暨2024国青集训队(第五期)男子组选拔赛(第二阶段)中入选集训队。
江岸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理事长尤勇介绍说:“江岸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坚持以深化体教融合为导向,以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不断为体育后备人才注入新活力。2023—2024年开展夏令营免费体育技能培训,共设25个运动项目31个培训点位,为全区青少年营造了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其中,游泳进课堂活动为辖区1500余名小学生提供了游泳技能培训,并从中选拔出了一批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作为后备人才储备。篮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摔跤、棒球、武术套路、击剑等8个江岸区优势项目9个后备人才基地在各类大型赛事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提高了江岸区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通讯员曹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