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省委“建成支点、谱写新篇”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当好龙头、走在前列”重要要求,长江新区如何大胆闯、大胆拼,创新干、干出彩,当好支点建设的探路干将?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委常委、长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俊勇。
问:市委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长江新区作为武汉全力打造的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加快“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承担着什么样的使命、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答:长江新区位于武汉东北部的长江之滨,规划总面积约610平方公里,是武汉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成立以来,在省市坚强领导下,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标省委支点建设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工作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江湾、五通、阳逻3个特色组团,围绕构建“1+3+2”(枢纽经济,低碳、健康、智造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现代产业体系,一体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园、临港产业园、综保区等六个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提升创新转化、绿色示范、枢纽链接等功能,着力构建阳逻国际枢纽港、长江新区科创港“两港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枢纽新区、产业新区、品质新区、活力新区,运用创新开放绿色协同共享的新理念新方法,建设一座绿色崛起的未来新城、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全力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问:围绕“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长江新区如何高质量谋划推进阳逻港建设?
答:国家赋予武汉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功能定位,阳逻港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水上门户,省市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进阳逻港规划建设,明确“港区西拓、城区东疏、园区北聚”空间拓展方向,加快推进临港片区规划建设工作,全力构建港产功能适配、港城空间协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助力湖北深度链接“一带一路”。
新区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紧扣支点建设战略目标,围绕“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不断强化阳逻港在长江航运的枢纽地位,一体推进空间布局优化、功能体系完善、水铁枢纽提能,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驱动临港经济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枢纽新区。去年,多式联运中转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阳逻港至印尼拉博塔港”航线首航成功开通,阳逻港国际近洋直航航线增至5条。今年2月11日,阳逻港顺利成为中欧班列始发站,实现了长江黄金水道与中欧班列在武汉的无缝对接。
我们将优化完善临港片区实施性规划,深化与湖北港口集团联动发展,推进30平方公里临港片区建设,推动中欧班列阳逻港始发站常态化运行,加快形成水、铁、公多式联运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航运中心+国际陆港”一体化发展,共同承载武汉港口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依托长江新区现有电力装备、医疗器械、商贸物流等产业基础,以武汉航运中心和临港经济发展为平台,重点发展港航物流业、临港制造业、航运服务业三大现代临港产业,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新生态,推动港口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转型发展。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改革创新是长江新区最大的优势,新区作为省市重点打造的新的功能区,将从哪些点位改革突破、先行先试?
答:新区最大的优势和机遇在于“新”,将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保持拓荒者、弄潮儿的精气神,在打造枢纽新区、产业新区、品质新区、活力新区上创新突破,努力当好支点建设的探路干将。
长江新区按照“全域托管、经社一体”要求,实现了全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一次性托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武汉长江新区行政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武汉长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新区在改革突破、先行先试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撑。
当前长江新区正以创新驱动现代产业发展,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园提档升级,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园、综保区。建设宇航研究院、低碳能源科创园、药物科技创新园,打造长江新区科创港。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智慧能源产业园,大力发展未来产业,聚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
在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上,新区采用“大部制、扁平化”方式,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推进国企改革转型,成立产业投资集团、全域土地管理公司,设立产业基金,初步形成平台公司体系,构建“机关服务基层、园区服务企业、街道服务群众”管理体系,释放运行效能。强化管委会机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职能,推进综合行政审批和综合行政执法,剥离可“市场化”的经济职能、可“市场化”的公共服务职能到国有企业。
长江新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期望,把支点建设的宏伟蓝图细化为一项项具体施工图,勇当干将,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用实干交出长江新区高质量发展实绩答卷。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王谦)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