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只翠鸟,一口叼了两条鱼,吃不进去就掉了一条。”今年是摄影爱好者孙树海拍摄沙湖公园的第十年,从2015年起,拍湖景、园林景观、花海再到各种鸟儿,他拍下的照片素材已经装满了6个移动硬盘,约有10万张照片。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他对沙湖公园的热爱,更是沙湖公园十年变迁的生动写照。
10年拍下65种鸟儿
见证“寂静湖岸”变“百鸟乐园”
4月10日上午,孙树海又来沙湖公园A区拍木绣球了。眼下正是木绣球的盛花期,他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在这里“扎根”了。
市民打卡沙湖公园A区绣球园。孙树海 摄
“这个季节的沙湖好拍得不得了!”拍了沙湖公园十年,孙树海觉得还没有拍够。平常他都是早上10点左右出门,从沙湖公园A区出发,沿着沙湖边走边拍,一拍就是一天,除了花,拍得最多的就是鸟。
2024年4月24日一对凤头鸊鷉用水草搭建爱巢。孙树海 摄
2015年到现在,孙树海在沙湖公园共拍摄了65种鸟儿,10万张图片,见证了这里从“寂静湖岸”变成“百鸟乐园”。这其中有八哥、白鹡鸰、白鹭、苍鹭、池鹭等常见鸟,也有暗灰鹃鵙、白眉姬鹟、白腰文鸟、斑腹沙锥、暗绿绣眼等不常见的鸟儿。
2025年2月21日翠鸟捕食鱼。孙树海 摄
根据武汉市观鸟协会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显示,截至2021年,在沙湖公园监测到鸟类达107种。孙树海说:“我会继续拍下去,肯定还会有更多惊喜。”
暗绿绣眼鸟。孙树海 摄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表示,沙湖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也为市民提供了近距离观察鸟类的机会,增强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白头鹎。孙树海 摄
拍遍沙湖公园四季花事
见证“城中湖泊”变“花漾地标”
在孙树海的照片里,沙湖公园的鸟儿们总是活跃在花间与枝头,梅花、桃花、樱花、紫藤花、荷花……对此,他说:“公园的花多了,吸引了不少鸟儿前来。”
柳莺。孙树海 摄
4月27日,武汉2025年世界花园大会即将在公园C区开幕,如今C区正在焕新升级中。孙树海的镜头也捕捉到了这样的对比:2019年,公园C区的植被景观还比较少,一片绿意不见花,而在2024年世界花园大会上,这里繁花锦簇,美不胜收。
游客在2024世界花园大会现场留影。孙树海 摄
令孙树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22年,沙湖公园湿地艺术园区建成开放。“当时有56座艺术花园,包括国际大师园、国内设计师花园和社区花园,一下在摄影圈‘火了’。”他直言,现场拿相机拍照的比逛公园的都还要多。
优美的环境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孙树海 摄
如今,沙湖公园的一年四季,都有赏不完的花。沙湖公园园林工程师张倩介绍,当前主要是木绣球,月季、八仙花、绣线菊、金丝桃、荷花等花卉会陆续接棒登场。
不仅花多了,各种花事活动也丰富起来。从2014年启幕的荷花展到2024年世界花园大会以及武汉市金秋菊展,近10年来的每一场花事,孙树海都在场。他说:“以前拍风景要避开人群,现在游人才是最美的风景。”
2024年,市民打卡金秋菊展。孙树海 摄
他特别喜欢捕捉赏花的游客,在他的照片里,沙湖公园变美了,市民的笑容也变多了,曾经的“城中湖泊”已然变成人人都爱打卡的“花漾地标”。
孩子们在沙湖公园的草坪嬉戏。孙树海 摄
沙湖公园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孙树海 摄
6个硬盘10万张照片
记录“智慧管养”与“和谐共生”
“大家看见的是沙湖公园每天不一样的美,看不见的是背后辛勤付出的沙湖人。”在孙树海的照片集中,有一部分是专门记录沙湖公园园林人的劳作画面。
2024年沙湖园林人进行树木养护。孙树海 摄
在他看来,沙湖公园的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变与优化,与园林人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2022年5月,修建整理荷花池”“树木修剪”“冻雨时,除雪铲冰”……他说:“正是持续不断的维护管养,这里才能水清花美,舒适宜人。”
2024年沙湖园林人除雪铲冰,严寒暖心。孙树海 摄
近年来,沙湖公园在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方面持续探索,努力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绿色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园园林工程师张倩介绍,公园遵循“适地适树”原则,让植物回归自然生长状态,将耐水湿的垂柳、水杉种植在湖岸,喜光耐旱的银杏、红枫则分布在向阳坡地。
此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沙湖公园还采用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模式,降低打药频率,让整个生态圈更加完善和健康。
“摄影既有闲情逸致又能修身养性,在沙湖公园这个环境里尤为如此。”孙树海展示着一组特别的照片:在晨曦中来湖边起舞的市民、孩子们在花间奔跑、市民园长志愿者协助守护公园环境、几只白鹭在浅滩觅食……种种画面让他的拍摄有了新主题,他开始系统记录“人与自然和和谐共生”的瞬间。
沙湖公园优美的环境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孙树海 摄
(文:舒筱 图:孙树海 通讯员:陈枫)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