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刘静怡) 汉江水要经过多少道工艺才能化作杯中茶?黄孝河的污水如何净化成一泓清水?家门口的江滩将发生哪些变化?想知道江城水务的“尖板眼”,快来加入“长江网”城市观察团吧。
今年,武汉市水务局与长江网联合策划“城市观察团”系列活动,以此展示江城水务的工作成果和创新实践,为城市水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主办方计划开展三场活动,每场邀请20名“城市观察团”成员,陆续走进宗关既济水厂、黄孝河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和百里生态廊道示范段。通过实地探访与面对面交流,“城市观察团”能够了解武汉在供水安全、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建于1906年的宗关水厂取汉江水源,占地面积18.4万平方米,是武汉第一座自来水厂。经过100多年的演变,宗关水厂发展为现代化大型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05万吨,服务人口200多万。其出厂水质达到欧盟标准,成为自来水水质标准行业领先者。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王琼将带领“城市观察团”探访百年水厂,揭秘现代化水处理工艺,展现城市供水安全背后的科技力量。
如今的宗关既济水厂是一座现代化大型自来水厂。通讯员供图
除了饮用水处理,江城水务还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将污水转化为清水。位于汉口的黄孝河与机场河,曾位列国家黑臭水体名单。然而,经过综合整治,如今这两条河流已经变得水清岸绿,地下的净水设施昼夜不停地运转,地上的街心花园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休憩场所。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工程荣获2024年度国际水协全球项目创新奖。在华中地区首座全地下花园式净化水厂——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业内资深专家将向“城市观察团”分享“水城同治”的武汉模式。
黄孝河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是华中地区首座全地下花园式净化水厂。通讯员供图
城市离不开水的润泽,水也塑造了城市的风貌。2020年底,武汉启动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5年来,青山湿地、八铺街堤、杨泗港货运码头蝶变焕新,洪山江滩、南岸嘴江滩、硚口碧道、江北碧道串联成景。
在百里生态廊道示范段,“城市观察团”将了解廊道如何运用植被复育、水土保持、生态驳岸等技术实现“水、岸、城”协同治理,体会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的魅力。此外,相关人员将介绍生态廊道在提升城市碳汇、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市民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青山江滩美景。通讯员供图
即日起,长江网特招募关心水务的大学生、摄影爱好者和市民代表等组成 20人的“城市观察团”,寻访武汉与水的故事,并通过长江网“长江头条”平台分享探访见闻和感受。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陈琦 值班编辑 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