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通讯员童璐 庄凌 余子颖)4月11日,江岸区长春街第三小学一年级(4)班的课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导师”——石乐为同学的家长胡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瓷器文化爱好者,胡老师以“探寻青花瓷之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课。活动中,青花瓷与二十四节气的巧妙结合、学生亲手绘制的青花纹样,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校园中的生动传承。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青花瓷上的花纹不仅是装饰,还藏着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不仅有山水、花鸟,还有人物故事呢!”课堂上,胡老师通过图文展示和实物讲解,从元代起源到明清鼎盛,从钴料绘制到高温烧制工艺,向学生们揭开了青花瓷的历史面纱,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胡老师还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解读青花瓷纹样中的物候密码:春分时瓷器上常绘燕子、柳枝,象征春回大地;夏至时荷花、蜻蜓成为经典纹样,寓意清凉盛夏;到了秋分,菊花、枫叶展现秋日诗意;而在冬至,岁寒三友又表达出坚韧品格。“原来古人把四季的变化都画在瓷器上了!”“青花瓷不只是一件物品,更像是一本‘节气日记’!”孩子们听到后啧啧称奇,纷纷惊叹于青花瓷的优雅与精致。
孩子们与胡老师互动。通讯员供图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化身“小小匠人”,用青花颜料在素白卡纸上描绘心中的节气之美。有的孩子勾勒出“谷雨牡丹”,层层花瓣如云舒展;有的用蓝色渐变晕染“大雪山河”,展现冬日静谧。李咏娜同学兴奋地举起自己刚刚创作的画作:“我画的是小满的麦穗,妈妈说‘小满未满’才是人生智慧!”
“青花颜料和普通颜料不一样,要一笔成型,确实有难度,但孩子们专注地描绘着线条,虽然笔触稚嫩,每一笔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胡老师感慨道。
胡老师指导孩子们绘画。通讯员供图
此次活动是该校“家长大课堂”系列课程的第二十余期,学校此前还通过邀请法律、金融、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家长担任“一课导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启蒙和文化体验。“家长资源是宝贵的‘校外课程库’,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课堂,让孩子看到知识在生活中的鲜活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该校校长文小勇表示,未来学校还将建立“家长资源课程库”,以创新形式打破课堂边界,积极推动家校共育理念深度融合。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陈琦 值班编辑 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