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汉这个地方每天吸引300人打卡,以前是垃圾填埋场如今是城市绿带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4-14 19:27 来源: 九派新闻,九派新闻
【字体:

  近期,武汉园博园景区北门建筑体的围挡被拆除,绿意盎然的草坪上“长”出一座通体雪白的建筑,被网友称为武汉“小阿那亚”。

  九派新闻记者了解到,这里是园博园景区的全新艺术综合体,目前正在试运营。综合体的全部项目预计在8月完工,并将正式对外开放。届时,这里能提供婚礼仪式服务,还涵盖娱乐活动、咖啡、画展、酒吧等。

  游客拍照。图/九派新闻 曾怡婷

  住在附近的一位女居民表示,以前,北门区域的游客比较少,3月底这栋建筑外观基本成型后,打卡的人开始日益增多。“其实我们也希望园博园的绿意不要被太多建筑填满,小型的白房子设计很不错,这也是更贴近自然的做法。”她说。

  北门附近,从居民楼高层俯瞰的视角。图/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该建筑体由武汉园博园婚礼中心负责设计和运营。总经理陈靖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称,未来,这里不仅提供婚礼仪式服务,还涵盖发布会、娱乐活动、咖啡、简餐、烧烤、画展、酒吧等功能。

  “其实建筑内部还没有完工,前几天才刚刚撤了围挡,马上就有很多游客来拍照。”她说,目前,虽然婚礼仪式堂还未开放,但每天大约有300人来到这里打卡。全部项目预计在8月完工,届时将正式对外开放。

  游客在草坪上打卡拍照。图/九派新闻 曾怡婷

  “很多网友把这里定义为武汉‘小阿那亚’,我们觉得既开心又不开心,我想这可能是个双刃剑。”陈靖坦言,这个标签有些出乎意料。由于白色建筑体的形状像三角形,很多人觉得像“阿那亚”。但其实这类建筑在云南、国外有很多,他们在空间上也没有参考过“阿拉亚”。

  她说,仪式堂的外观之所以设计为三角形,是因为其象征稳定。与阿那亚的孤独精神不同,这里是一个以婚礼为载体的综合商业体,包含咖啡厅、庭院露营、酒吧等多功能空间。

  他们旨在创造一个24小时之外的“第25小时空间”,让年轻人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1小时,拥有表达自我、享受生活、释放压力的平台。

  图/九派新闻 曾怡婷

  陈靖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变迁,95后、00后的婚礼形式逐渐多样化,越来越多人选择将婚礼场地设立在有草坪、绿地和自然风光的地方,以体现其个性化和独特性。

  “当初我在想,既然星级酒店不是结婚目的地,那我们应该带着这代人去哪结婚?后来我们选在了园博园景区。”她回忆。

  在她看来,这里将成为年轻人非常喜欢的空间,除了能休闲娱乐,他们还能在这里办一场真正符合自己心意、充满仪式感的婚礼。“比如办完一场仪式后,可以再办一场派对,或者打一把游戏。”她说。

  景区相关负责人杨璇介绍,建筑体所在的位置在金山,位于园博园北区。之前这里是一片垃圾填埋场,后通过相关技术进行垃圾堆山,形成了现在这片区域。经过园区的精心养护和绿化修复,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城市中的一片绿带。

  “北区植被茂盛,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绝佳的休闲空间和有氧环境。”她表示,除了有优美的绿化环境,景区更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幸福产业区域,希望游客在这里留下人生中最珍贵的幸福瞬间。

  这座雪白的建筑体名为TAI℃,集艺术与商业功能于一体,是武汉园博婚礼中心的人生仪式堂。杨璇表示,景区希望通过打造这样一个园林中的艺术交流与展示空间,为游客带来更多可能性,并进一步提升武汉园博园整体业态格局,打造青年群体精神新高地。

  艺术综合体。图/九派新闻曾怡婷

  (九派新闻记者曾怡婷 实习记者 黄宇程)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