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随家人定居武汉,昙华林圆了她的花式茶叶梦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4-16 19:4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取出精心调配的茶包,倒入烧开后晾至85℃的热水,整朵玫瑰和茶叶嫩尖在水中慵懒伸展,一抹红褐色悠悠漾开。

  “现在喝的是玫瑰红茶,两周前我在解放公园青春市集摆过摊,这个味道很受欢迎。”在昙华林45号晨曦艺术馆,创始人郭晨曦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邀请记者一同品尝由她独创的风味茶。

  郭晨曦正在泡茶。记者刘克取 摄

  郭晨曦来自河南郑州,爱人张波是一名留汉大学生。2019年,他们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开了一家茶馆,面积200余平方米。穿过绿植滴翠的小院,古色古香的茶客厅映入眼帘,实木长桌、藤编座椅、紫砂素瓷……两百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分割成几个功能区域。

  去年,郭晨曦初创“养序茶方”茶品牌,推出了玫瑰红茶、柠檬红茶、陈皮普洱、陈皮白茶、茉莉绿茶、九制陈皮洛神花等六款便于年轻人入口的风味茶,一年时间总共卖出1万余罐,流水可达65万元。今年配方升级,销量更好,记者观察到,采访间还有不少人进店尝鲜,大多是穿着时尚的青年。

  花式茶饮的灵感源于昙华林

  “昙华林人文小镇名声在外,我们被老巷里的文创活力打动,索性把家安在这里。”郭晨曦的住所和小店门对门,都在昙华林街区上。开店的六年间,这里对于手艺人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和包容,给予了她许多创新想法。

  郭晨曦打造的“养序茶方”茶品牌,目前有6种风味。记者刘克取 摄

  花式茶叶的灵感源于昙华林。2年前,为了打造茶馆色,郭晨曦曾将昙花入茶,昙花饮一度成为爆款。由于昙花单价高,没能长期推广,但市场热度验证了她的想法: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能够促进消费。

  为此,她开始了“味觉实验”:将柠檬的酸香与玫瑰的馥郁融入红茶,用陈皮的甘醇调和白茶的清冽,甚至突破传统框架,以九制陈皮与洛神花打造无茶基底饮品,把养生食材做成味觉盲盒。

  “拼配茶饮最重要的是比例,多一分则艳,少一分则寡,要一遍遍地试,直到找出两者风味的最佳融合点。”郭晨曦拿出笔记本,上面记录了玫瑰红茶的调配比例:1克玫瑰和3克红茶,茶味重;2克玫瑰和2克红茶,重点不突出;1.8克玫瑰和2.2克红茶,口感柔顺……精准搭配,让花香与茶韵和谐共振。

  现在,郭晨曦又在琢磨创新,计划出一款“樱花冷萃茶”,把樱花味和长江水都引入一杯茶,打造武汉专属“伴手礼”。“樱花是武汉的名片,做茶也要有城市特色,游客带走的是武汉的春意,本地青年喝到的是城市记忆。”她晃动着冷萃瓶里漂浮的樱花标本,当下她正在调制口味,预计明年春天上市新品。

  她想为传统茶饮留住年轻人

  武汉成为国内文旅“顶流”,为郭晨曦带来了不少外地消费者,来自四川绵阳的玲子就是其中之一。今年2月,玲子来昙华林旅游,喝了一口就爱上这个味儿。

  “现在喝茶已经是我的习惯了,到工位第一件事就是泡茶。”电话里,玲子告诉记者,每当茶罐见空,她就会线上下单。

  除了风味茶外,郭晨曦时常会顺手寄出小包绿茶、普洱、红茶等,推荐玲子尝试传统茶叶。“于我而言,风味茶是引导年轻人进入茶艺世界的‘敲门砖’,传统茶汤映着年轻的脸,这才是我想留住的风景。”郭晨曦说。

  晨曦艺术馆门店内,不同于传统茶叶罐,彩虹色罐子引人注目。记者刘克取 摄

  一年时间里,郭晨曦观察到有人从酸甜的陈皮普洱开始,渐渐迷上古树茶饼的醇厚;有人跟着附赠的小册子学习冲泡技巧;还有美术系学生把空茶罐改造成茶具收纳盒,刻上《茶录》里的句子。“就像爬山要一级级台阶往上走,年轻人先被花果香吸引,再慢慢品出茶汤里的醇厚滋味,这才能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武汉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武汉更有为。除了自己创业,郭晨曦还带着大学生一起干,将茶文化传承转化为可参与的创业实践。今年2月,团市委相关负责人来到昙华林,邀请她加入“青年小店青禾计划”,在交流中碰撞出“一平方茶摊”的灵感。

  武汉“青春市集”地图正式发布后,郭晨曦正忙着扶持10名缺乏创业经验的青年摊主,为他们提供设备、原料及出摊运营培训,为传统茶饮留住年轻人。

  (长江日报记者刘克取 实习生王昱麟 通讯员武小青)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