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0日讯 “我想画卡通版的热干面,再给它们画上小手,就像我和我好朋友一样手牵手!”“我想画机器人!”“我准备用蓝色的笔画长江,这是我们武汉的标志。”4月19日,武汉云天社区居委会活动室内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12组家庭在这里一同创作儿童友好城市IP。
孩子们正在展示画作,左边是张琨奇,右边是罗宇森。长江日报记者 刘克取 摄
活动现场,孩子们与家长们围坐在一起,志愿者老师介绍绘画主题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领取画笔,在纸上画下他们心中的武汉。
8岁的罗宇森举起画,向记者展示他笔下的“武汉三景”:雄伟的长江大桥,桥下波浪阵阵的长江和车流不息、人来人往的繁华万松街。“长江大桥很美,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长江大桥散步,灯光照在江面上,能看到大桥的影子在江面上跳舞呢!”当讲到万松街,罗宇森咽了咽口水,奶声奶气地说:“万松街有好多武汉的美食,我每次去都会吃香香的热干面!如果有外地的小朋友来武汉,我一定会给他们推荐最好吃的热干面!”
张琨奇正在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长江日报记者 刘克取 摄
坐在隔壁桌8岁的张琨奇正用彩笔涂绘飞驰而过的“复兴号”,在他眼中,四通八达是武汉的特色。他的妈妈李婷婷笑着掏出手机,一边记录一边给予孩子肯定。李婷婷说,张琨奇非常喜欢画画,当他知道可以参加武汉儿童友好城市IP活动时特别兴奋,来的路上蹦蹦跳跳地说着他眼中的武汉。
郭佩妮展示自己的作品。长江日报记者 刘克取 摄
“孩子的视角是最珍贵的城市规划图。”吴芳既是社区的志愿者,也是参赛孩子郭佩妮的妈妈。“通过画笔,可以从孩子的视角了解他们眼中的武汉,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武汉的认识,表达孩子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吴芳相信,未来的武汉会因孩子们的创意和热情变得更加友好。
在儿童友好社区,孩子们正在创作他们心中的儿童友好城市。长江日报记者 刘克取 摄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儿童友好城市IP征集活动正在火热开展,面向全社会征集易于辨识的儿童友好城市IP形象,最终评选出的创意作品将应用于武汉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为千万市民共同的城市记忆。
(长江日报记者刘克取 实习生王昱麟 通讯员钟怡然 田天)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