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这家菜市场最近“升级”了!不仅提供120个停车位且停车1小时免费,之前在市场外的街边小摊也都搬进了既能遮风挡雨又不再占道的专门区域,同时市场周边两条道路也将迎来大幅度的改造优化,局部“肠梗阻”现象即将成为过去。22日下午,第8场“马路现场会”在汉阳区麒麟路路边举行,各方代表围坐交流他们对正在进行改造升级的汉桥生鲜市场周边道路的需求与期待。
马路现场会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改造前,买菜卖菜车难停人难行
汉阳区交通管理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长春首先介绍了汉桥生鲜市场外两条路的基本情况。升级改造前,市场每天都吸引2万至3万人次买菜卖菜,不少摊主占据麒麟路东侧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共用空间摆摊,导致麒麟路南向北方向最右侧机动车道常被临时停放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占据,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仅今年以来,汉阳交警已收到该路段交通堵塞报警60余次、违停投诉20余次,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而市场南侧的汉桥横路西段路面,每天上午都被百余个卖菜摊点占据,早晚高峰时连行人通过这条路都十分困难,更别提行车,多年来汉桥横路一直处于“肠梗阻”状态。
武汉公交三公司九车队队长朱华治表示,市场门前的公交站点目前涉及7条营运公交线路,公交车进出站点时不得不出现“翘头摆尾”状态,既影响其他车辆通行,也存在上下客安全隐患。
武汉市汉桥中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何小琴也提出,经营户的送货车卸货大多临时占道停放在麒麟路路边,因为人行道被摊点占据,进出货的通道也不太顺畅。不少拖着小车来买菜的居民也频频向市场管理方吐槽:麒麟路路面砖块不平坦、汉桥横路弯道和坡道多、摊主兜售和市民买菜都只顾菜不顾路,小推车轧脚和电动车撞到人的情况都时有发生。
汉阳区交通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长春在介绍情况。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改造后,摆摊不占道停车位充足
针对种种不便,今年汉阳区五里墩街道联合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及市场管理方对汉桥生鲜市场提出了系列改造升级方案。“马路现场会”上他们也对目前的改造情况一一作了介绍。
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科科长李行德表示,区城管部门在今年3月起对麒麟路进行人行道拆除重建、架空管线整治等方面的改造,优化人行道路面材质,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用硬质护栏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停车位隔开,同时增派执法人员加强巡查和管控力度,防止“马路市场”反弹,优化市场门前秩序和环境。
汉阳区住房与城市更新局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科副科长潘勋介绍汉桥横路的改造思路,未来将打通汉桥横路、麒麟路至工行培训学校路段的“断头路”,优化周边小区居民进出绕行路线,同时把汉桥横路西段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用隔离护栏隔开,实现人车分流,同时增补路口所需路灯、修缮排水系统,增加无障碍坡道等。
何小琴介绍了给摊主们的便利:目前市场北侧区域已经建成了可容纳120多个经营户的5000平方米临时市场规范区,原来在市场外两条路上摆摊的摊主们基本已经全部被引入。施工期间,汉桥横路上的38户经营户可以免租40天,摆摊提篮卖菜的摊主们每天收取2至8元不等的卫生费。升级后的停车场有100多个停车位,且在区交管部门建议下将免费停车时长延长至1小时,为买菜居民提供更多便利。
汉阳区交通大队五中队(秩序管理)中队长姚闯介绍了麒麟路改造后的通行规划:麒麟路东侧机动车车道将进行“瘦身”,设非机动车行车道,并与机动车道隔离,拓宽公交车停车区并设计后绕式非机动车道,保证非机动车通行与公交车进站互不干扰。
马路现场会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单行线走向将收集居民意见
对于改造后的汉桥横路西段的单行线通行方向,姚闯现场给出了两套方案:因这条路最窄处仅有4米宽,无法允许机动车双向通行,因此这条长约180米且必须单向通行的道路仅有“西向东”和“东向西”两个选项,现场来自市场和周边的居民、社区代表都对两套方案给出各自意见。
市场门店业主金磊表示,目前店内上下货车辆每天进出4至5趟,考虑到麒麟路车流量较大,他更希望汉桥横路改造后由西向东单向通行,可以方便地指引客户将车开进停车场,车辆出停车场时可从汉桥路离开,这样通行更为高效。
兆麟锦桦豪庭小区的业主施凯也建议未来汉桥横路西段改为西向东通行,这样上下班就不会给家门口的市场通行增加压力。不过五麟里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萌萌也带来其他居民的不同意见:从出行角度来说东向西通行更方便,因为麒麟路与汉阳大道路口是个设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而汉桥路汉阳大道路口则仅允许机动车“右进右出”,通行不如麒麟路路口便捷。李萌萌表示,街道和社区还将持续收集居民意见,给未来改造提供建议。
(长江日报记者夏奕 通讯员张建勇 李佳)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