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远,阻不断走近走亲。4月23日,来汉参加2025武汉国际友城交流周的14位友城代表,走进华工科技、医院、高校等地方参观,搭乘光谷空轨,感受到武汉在为人服务中的“尖板眼”。
国际友人参观华工激光,体验机器人咖啡。
在华工科技智能制造未来产业园,武汉国际友城代表见证了“一束光”的魅力。站在一幅宽5米、高4米的“黄鹤楼”金属画旁,得知使用华工激光设备仅需10分钟就可以完成此项创作,泰国曼谷市国际关系官员通英卡素·提迪坤不由自主发出一声“Wow!”。而巴勒斯坦拉马拉市国际关系部负责人哈姆扎·达利亚边拍照边感慨,“无法想象,如果我们用传统工艺来制作这个比一层楼(一般房子层高3米)还高的金属画,需要多长时间?而你们只用了10分钟!这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革新,更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拥有艺术精品的突破。”
国际友人参观华工激光,体验激光打印文创产品。
科技改变着生活,更是让武汉国际友城的代表对武汉在科技方面的实力赞叹不已。智利康塞普西翁市国际事务代表克里斯蒂安・拉雷尔・阿尔瓦雷斯,用激光刻下汉字“智利”。他介绍,从去年开始在当地孔子学院学习中文,能在这里用激光的方式刻下“智利”二字,“特别有意义。”肯尼亚基西郡财政监察官文森特·奥科马·杨瓦拉,拿着刻有自己姓名的书签感叹:“先进技术,就是要这样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国际友人体验武汉光谷空轨。
一路参观访问,一路见证着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的智慧药房内,全自动机械臂高效运作,于立体货架间灵活穿梭,精准抓取药品后,仅用数秒就完成配药,随后药品通过智能传送系统快速抵达取药窗口。目睹这一幕,日本大分市国际课代表清水佑纪竖起大拇指:“这意味着患者可尽快拿到药,减少病痛煎熬。”
在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高通量数字切片扫描仪、分布式存储系统和AI辅助诊断技术,实现了“一秒千片”的病理图像调阅速度。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议会国际关系促进联络员汉娜·柯莉表示:“传统病理诊断,完全依赖人工观察,难免存在误差。这里的智能诊断系统,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让诊断的精准度更高,让我们印象深刻。”
国际友人来到黄鹤楼,一览两江夜景。
走进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教学现场,学生正熟练地操作激光设备雕刻各种模型,俄罗斯萨拉托夫市公共关系与旅游委员会部门负责人基里尔·切尔维亚科夫注意到:“让教学设备与产业前沿同步,学生毕业就能创造价值。”正在操作设备的一名大三学生张平,告诉外国友人:“将来有机会,也想和国外的雕刻选手一起切磋技艺,我们相互学习。”
国际友人欣赏《夜上黄鹤楼》灯光秀。
技术会迭代,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恒的。菲律宾怡朗市地方经济发展投资促进官员薇尔玛·简·刘直言不讳,在武汉参观后的感受:“武汉让我看到,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是以人为坐标的”。
(长江日报记者范婷婷 郑晓安 通讯员李高婧 陈思 张崟婧 周川 摄影记者 胡冬冬)
【编辑:陈明】